第三十八章 刘表入荆州-《光熹帝国》


    第(3/3)页

    张飞也要吵着在刘辩身边一起护卫他去谈判,不过被刘辩三言两语便劝阻留在了长安。

    “长安乃要地,且守城之兵乃新近招募,经验不足,急需一大将镇守,震慑宵小之徒。朕观之诸将之中,唯有翼德可以胜任,故才遣翼德镇守此地,与徐荣共练三辅新军,万望翼德为朕解忧,不要推脱。”

    刘辩一顿吹捧,吃软不吃硬的张飞最终还是乖乖的留在了长安训练军队。

    其实,任红昌也曾经劝过他,说:“夫君为国杀敌、建功立业,妾并不阻挡,相反还愿意为夫君披甲递剑。然为国并不是在战场上才能做,扼守要地,使朝廷无失土之忧,百姓无倒悬之难,这也是为国为民的英雄行为啊。”

    张飞对任红昌的话深以为然。

    文臣方面,曹操也和张飞一样主动的要求随刘辩前去谈判,还未等刘辩劝阻他,曹操的一句话让刘辩异常感动。

    “君危臣死,乃君臣纲常。臣虽不才,可也知道气节二字。若陛下有何闪失,无论何处臣也是尽忠死节,何必再让臣置身事外呢?”

    你死我就跟你死,反正哥们也豁出去了。你喜欢玩心跳,那就一起来吧。

    除了曹操外,刘辩还命有“谈判经验”的刘备随行。钟繇虽然也要求一起同行,不过刘辩还是以长安要地,需重臣把守为由留了下来。

    谈判团的人员挑选完毕,刘辩也不再耽搁时间,立刻启程来到了汉羌边界。

    此时丁原的并州狼骑也来到了边境汇合,吕布因为听说任红昌也来到了长安,害怕见到她勾起心中伤痛,便向丁原陈说自己想回并州之意。丁原看到西凉的战事已停,对于羌族也可能只是威胁为主,用不上吕布再出马,便同意了他返回并州,自己带兵前去边境与皇甫嵩汇合。

    刘辩来到了后,早就得知刘辩要亲往羌地和谈的皇甫嵩、丁原二人同样也出言阻止刘辩不要轻易犯险。

    皇甫嵩是一个十足的武斗派,也不管迷当等羌族使者在场,直言向刘辩谏道:“羌人多狡诈,陛下不可不防,还是命羌人前来我们这里谈判才算稳妥。”

    一旁的迷当听后大为不满,撇了撇嘴,心里想道:“说起狡诈,你们汉人才是诡计多端,还好意思说我们。”

    虽然迷当心里不满,嘴上也没有讲其他,只是看刘辩如何说。

    刘辩笑着说道:“汉羌两族相互仇杀许久,彼此在战场间自然要用阴谋诡计,如今我们是为了和平而去,首要的就是要示信于人。朕亲去,就是为了能获得羌族的信任,化解彼此的仇怨。”

    丁原在旁边说道:“既然陛下如此说,那让臣或义真公带兵护送陛下前去如何?”

    刘辩摇头道:“大军前往,羌人必然心疑,又怎能看出谈判诚意。”

    皇甫嵩、丁原见刘辩苦劝不听,也只好作罢。不过临了,皇甫嵩还是大声说道:“我等深受皇恩,必将为陛下肝脑涂地。若陛下有何闪失,臣等也不会独活,为陛下雪恨后,便会死节。”

    这话是说给迷当等人听得,让他们明白点如果刘辩出了什么事,必然会导致朝廷大军的疯狂报复,大不了到时大家同归于尽。

    皇甫嵩凶名在外,迷当等人听到他如此说自然浑身一颤。刘辩感念皇甫嵩等人对自己的忠心,拍了拍皇甫嵩的手臂,笑着说道:“朕此去必会马到功成,诸卿等着朕的好消息。”

    注1:雍季和臼犯。此二人都是春秋时晋文公手下的谋臣。晋、楚城濮之战前夕,晋文公曾向二人问计。臼犯主张用诈谋。雍季说,诈谋虽能得逞于一时,但不是取胜的长久之术。后来,晋文公用诈术取胜,但在行赏时,却把雍季排到臼犯前面。左右不解,晋文公解释说:“雍季的言论是利于百世之业,而臼犯的计谋却只是解决一时的问题。怎么能让解决一时问题的计策排在利于百世基业的言论的前面呢?”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下一章节)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