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董老大登场-《光熹帝国》
第(3/3)页
蒋奇抱拳施礼道:“正是卑职。董将军也听过在下区区末名?”
董卓点头称赞说:“蒋校尉以千人独破黑山群寇,全军而还。威震河北,名传西凉,又有何人不知?”
听着董卓的恭维,蒋奇装出一副很受用的样子露出喜色,嘴里却谦虚的说道:“些许微功,不足挂齿,董将军谬赞了。”
接着蒋奇有时很感慨的样子说:“奇原为宫廷禁宿,位卑职末,能有今天之成就,全赖魏尚方当初推荐之功!”
魏翊连连摆手道:“蒋校尉为人忠厚,翊举手之劳却念念不忘挂在嘴边。”
李儒看出蒋奇与魏翊的关系确实非浅,如果要想拉拢蒋奇军,就必须依靠魏翊的帮助。李儒心里计定,便试探魏翊的态度问:“听蒋校尉刚才话中言,忠贤为何还是官拜尚方丞?”
魏翊神色颇为尴尬的答道:“翊才疏学浅,难堪重任。”
李儒显出很惊讶的样子说:“忠贤乃当今天子近臣,为何不受天子重用?”
听了李儒的挑拨蒋奇为魏翊愤愤不平的哼了一声,魏翊的表情也微微露出不满之色,可转瞬就淡然的说道:“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我等为臣子的,自当耐心等待皇恩浩荡。”
魏翊的态度拿捏的很好,如果他当场表示对刘辨的不满,反而会引起李儒的怀疑。可现在他虽有不满之意却表现的不咸不淡,泰然处之。轻易不去松口,也有试探董卓等人底牌的意思。
李儒心里满意的点点头,也没再多说,向董卓递了一个眼色。董卓会意,立刻哈哈大笑着说:“今日与忠贤重逢,又见到蒋校尉这样名震天下的勇将,文优莫要乱谈其他,最重要的是能忠贤、蒋校尉把酒言欢一番才好。”
魏翊、蒋奇皆齐声说好。
魏翊又问道:“敢问董将军现居于京城何处?”
董卓答道:“尚住在军营之中。”
魏翊惊讶的说:“将军勤王辛苦,怎还住在军营里?洛阳城内空宅许多,何不在城中寻一住处?”
董卓笑说:“卓亦早有此意,只是初来京城,地面生疏,不知何处合适。”
魏翊自告奋勇的说道:“翊久居京城,倒可为将军引路。”
董卓拱手谢道:“那倒是辛苦忠贤了。”
魏翊玩笑着说:“早些为将军寻到住处,翊也好尝到将军准备的美酒啊!”
其他三人听到魏翊的玩笑,哈哈大笑起来。
前面护驾的卢植被他们的笑声吸引,回过头看着他们相谈甚欢,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他策马来到了刘辩的车驾旁,低声对刘辩说道:“陛下,臣植有机密事要进宫向陛下禀奏。”
正好刘辩刘辩也有事吩咐卢植,便点头道:“卢公与朕一同回宫详谈。”
众臣拥着皇帝回到了皇宫,刘辩颁下旨意,言各个臣工护驾辛苦,赐诸臣工回家休息,明日早朝再行议事。劳累了一晚的大臣领旨后各作鸟兽散,只有卢植随着刘辩入宫谈事。董卓魏翊等四人则在洛阳城内四处寻找宅院。
四人并马而行,在城中找了好几个地方,可都令董卓不太满意,直到四人行到了一处高宅大院前,董卓才注目的停下马步。
这栋宅院碧瓦朱檐,楼阁台榭,一派气势非凡。其四周的围墙足有两丈多高,三尺多厚,墙上还插满了铁刺,防止他人翻墙而进。在宅院的四角各建有高塔,即可作瞭望之用,亦可居高临下的作为防御箭塔。
这栋宅院外如堡垒,内又富丽堂皇,既安全又舒适。其所在位置也令董卓觉得很放心:地处于金市与濯龙园之间,离董卓军的驻地非常近,一旦有事便可疾驰来援。
董卓对这间宅院不住的点头,魏翊看在眼里,笑吟吟的说道:“董将军对此地感兴趣?”
董卓问:“此地金碧辉煌,琼台玉宇,不是凡人居所。忠贤可知是何人住宅?”
魏翊微微一笑。
“将军不知‘帝龙居’?”
董卓摇头说:“卓孤陋寡闻,未曾听说,还请忠贤解惑。”
魏翊看看左右,故作神秘的说道:“此处乃当今天子得别院。今上还是皇子时恋上了广阳门外钓鱼台酒楼的一位歌姬,为了避人耳目,便建了这座别院与那歌姬偷偷相会。时间长了,必然纸里包不住火,洛阳的百姓没有不知道这里的,还靠当时的大将军何进来为今上遮掩,才瞒得过先帝。后来今上继位,自然与那位歌姬断了联系,这里也荒着不用了。老百姓知道这里住过皇帝,便把这里起名为帝龙居。”
“哦,原来如此。”董卓恍然的点点头。
李儒在一旁好奇的问:“当今天子齿年尚幼,怎会也有这风月之事?”
魏翊讥诮的一笑,说了一句:“有其父必有其子焉。”
四人听后想到了汉灵帝种种的荒唐淫行,不禁爆发出了男人常有的意淫的笑声。
董卓一边笑着一边默念着帝龙居的名字。
“帝龙居,帝龙之居。”
遥想着那至高无上的权利,董卓的眼中迸出了炙热的目光。
“好,老夫就住这里了。”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