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董老大登场-《光熹帝国》
第(2/3)页
刘辩咂了咂嘴,我还以为会有什么穷凶极恶的模样。
虽然心中不以为然,可该做的伪装还是要做足样子。刘辩的余光已经瞄到在不远处西凉铁骑的队列中,有一个黑衣文士骑在马上,一双阴鸷的眼睛死死的盯着这面。
刘辩心中微微一笑,仍然装作战栗不能说话的样子,和刘协的镇定自若比起来,高下立判。
董卓在得知那个先是呵斥自己,后又温言抚慰的童子是陈留王刘协,心里暗自惊奇,双眼在刘辩与刘协的身上不停瞄来瞄去。
刘辩看他的模样,知道他心中已起了废立之心,也不说破,拉着刘协的手继续坐车赶路。董卓的兵马则在后相随。
车架行至上西门前,从城内迎出了一支军马,正是蒋奇所帅的西园军士。
蒋奇在协助吴匡击杀何苗之后,按照刘辩的事先吩咐,立刻马不停蹄的抢占了洛阳城北面的夏门和西北的上西门。
虽然心里担心被张让等劫持的刘辩,可由于受到刘辩的事先严令,命他死守此两门不得妄动,蒋奇也只好按捺心中焦虑,耐心等待着刘辩归来。
还好刘辩果然像他自己所说此次有惊无险的回京,蒋奇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点起所部兵马,率全军出城相迎。按照计划,他和刘辩还有一场好戏要演。
蒋奇的部队列阵于城门外,各个铠甲鲜明,斗具齐全。东汉末年财政紧张,普通士兵能有一把军刀,一副皮甲就已经是军备齐全了。有些部队甚至有几个人用一副皮甲,一把军刀的窘境。
而刘辩为了建出一支强军,大撒金钱在装备上,不但普通士兵可以身着明光铠,手持百炼军刀,长弓连弩,另外还有苦心研制的秘密武器冲天雷。甚至就连骑兵的战马都套上了马凯。平时蒋奇为了不引人注意,只是让军士穿着皮甲,使用普通军刀,此时按刘辩的吩咐要彰显实力,自然要将一应装备都与士兵穿上。
看着这群从头武装到脚的士兵,众大臣议论纷纷,连跟在后面的董卓都看着眼红。
他现在所率的这支三千骑兵,虽然也是铠甲齐全,兵器完整,可为了养活这三千精锐,董卓也可以说算费劲心力,到现在都有点入不支出了。如今见蒋奇军兵马至少四五千人,战斗能力先不说,至少在装备上比自己只好不差。不禁暗暗眼热,低声问李儒:“我观此军兵强马壮,斗志昂然,与我西凉铁骑也不逞多让,殊不知领军者是何人?”
早在董卓率军来洛阳之前,李儒早已派细作入洛阳收集了大量情报,对蒋奇的事情也知道不少,便回答董卓道:“此军乃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左校尉蒋奇所领,此人字云磊,原是当今天子还是皇子时的贴身护卫,受天子提拔,又走了何进的门路才独领一军。”
董卓点点头,叹道:“此军如此雄壮,若能为我所用,大事何愁!”
李儒并没有回应董卓的想法,反而陷入了一阵沉默。对于蒋奇他还是有所保留。尤其是听董旻回报自己想要收拢何进余部的计划就是他破坏的,再加上蒋奇先他们一步抢占了上西门,一切仿佛是蒋奇正在故意压制他们。
这是有意为之,还是纯属巧合?
如果说何进余部是如今洛阳各方都想争夺的巨大游移力量的话,蒋奇先一步拉拢吴匡等人确实可以理解为巧合。可是对于蒋奇抢占上西门和夏门的行为,李儒就觉得很怀疑了。
毕竟此两门对蒋奇来说无关痛痒,但是对他们来说却至关重要。上西门和夏门正好对着他们来的方向,拥有了这两门他们进可攻,退可守,既可入城一争长短,就算失败也可从容离去。
原本宫中火起,董卓要带兵入城时李儒就想好了占领上西门或者夏门的其中一个,可还未等说出口,董卓听说张让劫持小皇帝奔出了城外,便放弃入城转而想去把皇帝抢到手。如今等他们在回来时,蒋奇已占住此二门。这一下使得李儒如鲠在喉,胸中许多计策都无法施展。洛阳城的其他几门大都掌握在袁绍手里,如果他们在城中贸然行事,弄不好就会被人关门打狗。如果他们不进城想办法控制朝堂,那此次来京不但成了白费功夫,弄不好还有覆灭的危险。
正因为如此,所以李儒怀疑蒋奇是在有意针对他们。可是这种想法想想又觉得很无稽,毕竟事出突然,很多事情除非是蒋奇事先就能料到,不然根本做不到如此程度。况且他们与蒋奇从未有过任何交集,蒋奇这么做又是受谁指示呢?
根据情报得知,蒋奇出身刘辩身边,后期跟何进走的很近。这其中一个是死人,另一个,李儒想了想根据收集得来的关于刘辩的情报,还有刚才刘辩的表现,名字只是在脑海中一闪,便自动略过了。
智计无双的李儒再一次错过了成功的机会,这一次他几乎差一点就拨开迷雾看清事情真相。遗憾的是,他以后不会再有机会了。
正在李儒苦思蒋奇是敌是友的时候,小皇帝刘辩不满的训斥蒋奇的声音传了过来:
“宫中乱起,蒋校尉为何不来救驾?”
“宫中之乱起于突然,臣等未及防备,故救驾有所滞待。”蒋奇极力解释说。
刘辩冷哼一声道:“汝是救驾不及还是包藏祸心,朕岂不知!”
蒋奇听到刘辩的这种诛心之语,吓得拜伏于地上,口称万死,浑身抖如筛糠。
刘辩也不理他,坐在马车上径直入城了。
见如此,董卓李儒相视了一眼。董卓眼中显示了想要趁机招揽的意思,而李儒此时对蒋奇和小皇帝的关系彻底放了心。如果蒋奇真是刘辩的人怎么会放任张让劫持皇帝而去,看来小皇帝也在迁怒于他未曾救驾,那这确实是一个招揽他的机会。只是李儒现在还想不到什么方法与他接近。
这时,蒋奇的军队中一个官员走了出来,伸手拉起了蒋奇,好言抚慰他说:“蒋校尉不必担心,陛下也是一时受惊,故迁怒他人。待我与陛下为蒋校尉分说,必保蒋校尉无事。”
蒋奇对那人一躬到底的说道:“那多谢魏尚方帮忙了。”
李儒认出那个官员是尚方令魏翊,不由得眼睛一亮。魏翊在河东时与他们多有联系,当时李儒为了能在京城有所助力,便建议董卓与魏翊多有交好,并对他行以重贿。在魏翊回京后两人亦有书信联系,总体说私交还算不错。
魏翊这人给他的感觉是虽然贪鄙,但是却很聪明,审时度势的本事也不差,应该是一个可以合作的对象。今见他与蒋奇的关系似乎不浅,李儒心中有了主意,低声在董卓耳边说了几句。
董卓笑着点了点头,催马上前喊住了魏翊。
“河东一别,久未相见,未知魏尚方可好?”
魏翊看了董卓一眼先是一愣,随即一付恍然大悟的样子道:“原来是董将军!小可一时未曾认出,失礼之处望将军恕罪。”
董卓豪迈的朗声笑道:“忠贤何必如此见外。当初你来河东时我们一见如故,胶漆相投。只恨缘浅,未能长聚,如今再次与忠贤相遇,自然要把酒再叙。”
这时,李儒也牵马走来,笑问道:“忠贤弟可还识得我否?”
魏翊一看是李儒,也拱手施礼道:“原来是文优先生,久未相见,先生风采依旧。”
李儒笑呵呵的说道:“忠贤过奖了。儒辅佐主公奉召讨贼,昼夜殚精竭虑,唯恐有失,终日惶惶间形如槁木,哪有何风采可言。”
魏翊说:“先生乃董将军身边第一助力,自然能者多劳。”
李儒自谦的连连摆手,接着目视蒋奇问魏翊道:“忠贤身旁的这位将军如此英武不凡,不知可否介绍于我等认识?”
魏翊拍了一下脑门,懊悔的说:“看我这人,实在是太失礼了。竟忘了向众位介绍我大汉帝国冉冉在升的一位将星——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左校尉蒋奇。”
董卓听到后在一旁故作惊讶的问:“莫不是勇破黑山贼的蒋奇蒋云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