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她说铁民去找王丽了,纯属是个借口,为自己没开来结婚介绍信找理由。 周家这边公公婆婆一门心思要把她娶进门,铁民不管是真是假,也主动要跟她登记结婚了,她也实心实意回家去开介绍信。 问题偏偏出在父亲刘守成身上,他接连几个怀疑,让刘冬梅顿时六神无主,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她想听爸的话,留在家里,等周家给出准话,再去开结婚介绍信。 但是她又不敢在家呆久了,怕离开周家这段时间,铁民和王丽真的偷偷登记结婚了,让他爸的预言不幸成为现实,她岂不错失了即将到来的幸福。 她心急火燎的在家住了一宿。 今天,她从早上捱到中午,也没见周志强来家。她实在坐不住了,没敢告诉刘守成,就偷偷跑回周家查看情况,结果先吃了一个闭门羹。 人在紧张的时候,总爱胡思乱想。 她不知道周志强病假结束,今天正式上班了。以为周志强真的去了她家,随即又在下屋,看见了铁民留下的布口袋,以及里面的职工登记卡。 她做出一个准确判断,铁民没去上班,否则,不会把登记卡落在家里。 那么,铁民会去哪呢? 刘冬梅把自己猜测出来的答案,告诉给周婶儿。 如果周婶儿像以往那样,遇事咋咋呼呼,甚至张嘴便骂铁民,刘冬梅也算有了依仗。接下来,她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大萝卜脸,不红不白的韧性十足,跟铁民软磨硬泡。 反正她已经打定主意,今生今世非铁民不嫁了。 周婶儿急改话题,提到请刘守成来家吃订婚饭。她的目的就是给刘冬梅吃个定心丸,同来掩盖铁民去找王丽这个不争的事实。 没错,周婶儿对刘冬梅的主观臆断深信不疑。 周志强住院期间,铁民为了王丽,都不管不顾他爹的死活了,哪能突然就改变主意,要跟刘冬梅登记结婚了。 在周家,第一个怀疑铁民使诈的,就是周婶儿。 还是那句话,周婶儿事到如今,还没把铁民究竟要跟谁结婚,真正放在心上。 管他跟谁结婚呐,只要他自己愿意就行。 所以,当周婶儿把户口本交给铁民时,先把丑话说在前面,这是铁民自己做出的决定,跟父母的决定没关系。 周婶儿护犊子,很在乎孩子们的选择权,怎奈周志强在家一手遮天。 对于一个家庭妇女来说,周婶儿能做到这一点,也算是一个开明的母亲。 就是因为周婶儿没有顺着刘冬梅的话聊下去,提到要请刘守成来家吃订婚饭,就给刘冬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她知道,父母之命,不一定能代表铁民的意愿。父亲刘守成的预言,便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压力,她只能以泪洗面。 周婶儿不知道刘冬梅为啥要哭,而且哭的还十分伤心,她也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安慰刘冬梅。 周婶儿想询问理由,刘冬梅以哭作答,她因此也失去了打探的兴趣,把注意力集中在她受伤的脚趾上。 生子和艳子放学回来了,周婶儿张罗着开饭。 见刘冬梅始终不为她的话所动,望眼欲穿的等铁民回来。周婶儿说:“你就不能惯他这个毛病,啥也不说,一天不见人影,吃晚饭还不回来。” 生子没事人似的走到大门口,低声对刘冬梅说:“我知道王丽家住哪。” 刘冬梅打量一下生子,知道这小子是鬼机灵,她低声问生子说:“你有啥好主意。” 生子晃晃悠悠就要走开,被刘冬梅一把拽住说:“有你好处。” “啥好处。”生子就这么现实,从来不白出主意。 刘冬梅想了想说:“只要你……” “算了。”生子听出刘冬梅的弦外之音。只要,就是要有一个前提,达不到这个目的,刘冬梅就是瓷公鸡,一毛不拔。 “能找到你哥,我就给你十块钱。”刘冬梅从兜里掏出十块钱,生子趁刘冬梅不备,一把抢下钱说:“跟我走。” 刘冬梅不知道生子肚子里藏了啥坏水,傻乎乎跟生子一路来到王丽家门口,生子说:“我哥肯定在她家里。” “你敲门,叫他回家吃饭。”刘冬梅以为花了十块钱,生子就能按她说的话去做。 “那多麻烦呀。”生子四下看了一眼,从墙角处捡起一块石头,瞄准王丽家新盖小房的窗户玻璃,“嗖”地一声飞了出去。 “哗啦。”小房玻璃被砸碎了。 刘冬梅没想到生子能干出这种事,她想阻拦已经来不及了。 见生子砸完玻璃撒腿便跑,刘冬梅也不含糊,她“噔、噔、噔”几步跑到生子前面,两人拼了命飞跑起来。 王丽一大早从大舅家出来,叫住一辆摩的,一路来到吉城火车站,买了最近一趟火车票,赶回小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