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琐事-《重生之二嫁太子》
第(3/3)页
片刻的迟疑后长公主才开口;“素贞,你适才说的这些是谁交你的?”
面对长公主的疑问柴氏淡淡一笑,甚是从容道;“婆婆太小瞧素贞了,是,素贞平常的确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可不代表素贞对朝局就漠不关心,是,素贞当闺阁女儿的时候自然不关心这些,可如今素贞为人妻为人母了,身为胡斐的妻子,胡璋胡琮的母亲,胡家的嫡长媳,平国公府的嫡女素贞自然要为自己的夫君儿子还有母家多费心了。婆母可以因为自己的爱女继续参与寿王的夺储之争,但是儿媳希望咱们能分家,如此以来我们一家四口就不会牵涉其中。婆母应该没有忘记年初胡斐坠马的事吧,胡斐究竟如何坠马我相信婆母心里头有一本帐。”
说完这些后柴氏就缓缓把头低下,然后捧起了面前的茶盏。
长公主沉默良久方才开口道;“素贞,我知道我不该参与寿王和端王的夺储之争中来,当初斐儿坠马后官家把我和驸马先后传入御书房,我是官家唯一的妹妹,故此官家才对我对咱们胡家这般关照,可我这样做也是为了咱们胡家的以后。你也看到了魏国长公主在世时她的子孙何等风光啊,可是长公主一去世,人走茶凉,她的子孙礼可坐了冷板凳,若非李楚楚命好嫁入康王府,再过些年头魏国长公主的子孙们将会是这开封城里最微不足道的存在,我不希望我的子孙也如此,我很清楚斐儿的资历一般,到老也顶多能混个三品侍郎罢了,他弟弟奎儿的资历同样也不出众,靠本事很难入仕,只能靠朝廷因补进入仕途,他的能为甚至不如翡儿。我一旦撒手归西了,胡家的门庭就会立刻冷清下来,我的两个儿子也不会太被关照,若是寿王登基的话将来心语就是皇后,胡家也就成了外戚,虽然我朝不许外戚专权,可是作为皇后的母家在朝内朝外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就如你说的寿王非嫡非长,虽然得宠,但他没有太多的优势去跟皇长子端王去争,若我们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帮他一把,日后他自然会感激涕零,会对整个胡家另眼相看。”
算是长公主第一次在儿媳妇面前这般的推心置腹。
明白了长公主的苦心后柴氏微微叹了口气;“婆母的苦心素贞能理解,毕竟素贞也是当娘的人了,婆母应该听过金屋藏娇的故事吧。”
不等长公主反应过来柴氏就继续道;“当年汉武帝刘彻还是个小小的胶东王,他的母亲还是个美人,而汉景帝已经有太子了,而且太子的母亲栗姬也颇为得宠,不出意外的话她将会取代薄皇后成为大汉王朝的新皇后,可就是因为得罪了馆陶长公主,而刘彻的母子却懂得讨好长公主,刘彻说要给长公主的女儿阿娇姐将来盖一座金屋子,最终长公主帮着刘彻母子搬到了栗姬母子,刘彻当了皇帝后的确是封了陈阿娇为皇后,对馆陶长公主也格外厚待,结果呢,一个舞女卫子夫就把陈阿娇送入长门宫,馆陶公主也被她连累,彻底失势,陈阿娇在长门宫幽怨而终,馆陶共组的子孙如何咱们不得而知,肯定不好,兴许连普通百姓都不如呢。若当年馆陶公主没有把手伸到不该伸的地方,她还有她的女儿兴许就不会是咱们后人看到的结局了,婆母您说是吗?”
柴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步说,还引经据典,以史为鉴,如此不得不让长公主仔细思量了。
两日后柴氏被胡斐接回了长公主府,而胡琮也没有被抱回寿王府,胡心语再登门柴氏尽量逼着她。
回府次日柴氏便去成安郡王府做客。
她跟成安郡王妃秦素心是手帕交,加上她的二小姑荣平郡主是成安郡王妃的弟妹,如此更加亲上加亲了。
成安郡王妃亲自把柴氏接入府中,二人进入正厅后分宾主落坐,从人献茶。
茶罢,成安郡王妃迫不及待的问;“你可是把长公主彻底说服了?”
柴氏道;“未必完全说服,但我可以确定她的心开始动摇了,好在我的父亲兄长已经被我彻底说服我也就放心了。”
因为胡琮进入寿王府后原先保持中立的平国公父子跟寿王的关系就近了些,这次借胡琮的病柴氏在成安郡王妃的影响下先劝说父兄跟寿王府保持距离,恢复原先的中立态度,接着开始做长公主的工作。
柴氏就是个相夫教子的寻常妇人,她的格局就是后宅那一亩三分地,而她的格局突然变大成安郡王妃功不可没。
虽然柴氏过去格局不大,但她却是个聪明人,对任何事都能作到举一反三,她很清楚平国公府和长公主府最好是不要参与端王寿王的夺储之争中去,哪怕寿王是长公主府的女婿。
柴苏在成安郡王府逗留了半日,待她告辞后成安郡王妃忙打发身边的贴身侍女柳絮去一趟宁王府;“你告诉宁王妃就说我明日去府上看她,还有让她给我准备花想容的所有脂粉和香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