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集,散-《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3/3)页
新兵们争先恐后的跑到集合点,然后按着之前记着的站位找位置,经过一些混乱之后,队列才大致安定了。
新兵们对站位记得还不甚熟悉。
李孟羲于是就单练集合这一点,不停的集合解散,直到新兵们跑过来集合,能迅速找到站位站定。
训练刚刚好,后军游骑来了,问是否拔营行军。
刘备看向李孟羲,显然是在问李孟羲的意思,“拔营吧。”李孟羲答到。
“拔营。”刘备向游骑下令。
训练比想象中的难,从昨夜到现在,正式训练还没能开始,只练了集合,汇报,站位,连左右前后对齐还没练呢。
照这个速度,少说得十来天,才能基本把流程练一遍,而且不能太要求训练质量。
速度虽然慢,但义军现在的训练时间是从行军间隙挤出来的,训练时间再短,每训练一次,都相当于是赚了。
李孟羲可不觉得黄巾军能做到趁夜练兵的事,黄巾不可能有这么强大的自我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哪怕是诸侯的军队,也少有如此高效率的做法。
随着时间推移,刘备义军虽然起点低,但是底蕴在快速形成。
李孟羲回到自己的车上,叫弟弟把铁胄放下,不要玩了,开始写字了。
“哥哥你怎么那样说话了?”弟弟奇怪的问李孟羲。
“怎么怎么样了?”李孟羲疑惑。
“就是那样说话吗。”弟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歪着小脑袋想了半天都没找到合适的描述。
好一会儿,李孟羲反应过来,嗓子哑了。
感觉到嗓子微微作痛,李孟羲轻咳了一下,这也太夸张了吧,也就昨晚和今早吼了一段时间,嗓子就给吼哑了。
实则是李孟羲吼的声的确太大了。
至此,李孟羲算是明白了,前世军训的教官为什么都喜欢咆哮着下令了,一是如果声音太柔,没有强制力,二是声音太小,有人会听不见,三是,声音如不够短促有力,穿透性不够。
所以,声音洪亮,短促有力的口令,负责训练的和被训练的双方反馈都很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