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举火如旗-《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3/3)页

    反而是混乱造成的的伤亡,远比直接死于厮杀中的人多的多。

    所以,只要守营方不混乱起来,袭营的那么一点人根本拿营寨没办法。

    所以袭营和守营的双方攻伐的焦灼点之在于,守营方要尽力避免营中越来越乱,袭营要拼命让营寨乱起来。

    以火把的照明强度,主帅的十几个亲兵站一堆儿,一堆人拿着一个火把,这些火把的光亮足以把主帅身边的帅旗照的清楚,混乱中的士兵们能看清帅旗,于是就有了集结方向。

    其实火把架,并不一定是必要的。

    可是,有火把架更好,火把架比不会发光的帅旗本身,更加显眼。

    若是有条件,不用笨重的火把架也行,可以用灯笼,依然是用灯笼进行编程,普通士兵的灯笼,都是单个的灯笼。

    而用作帅旗的灯笼,可以把多个灯笼串起来,串成长长的一串,然后用棍子高高挑起。

    这样,连成长串的灯笼足以和其他单个的灯笼区分开来,足够显眼,且灯笼比火把架轻的多,方便的多,而且也能防雨。

    但是从实战方面考虑,敌军若是有神射手,灯笼刚挑起来,敌军一箭射来,灯笼落地,瞬间息光,军情稍纵即逝,如此,岂不完蛋。

    所以,就算有灯笼了,李孟羲设计的火把架仍有用处,是对旗帜体系做出的有效补充。

    灯笼有灯笼的轻便,而火把架虽然笨重,但是贼结实,不说用弓箭射了,十个神射手对着火把射半天也不太可能把火把全射灭了。

    火把的粗细跟灯笼吊绳的粗细是两码事。

    而且火把还省钱,灯笼得烧蜡烛的,蜡烛死贵死贵的,哪里有木头便宜。

    所以,李孟羲设计的火把架,在应对袭营和召集人手,以及容错率等方面,可圈可点,用着麻烦得时不时换火把,还有其笨重的重量,是其无法避免的缺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