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战忽部队-《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2/3)页

    李孟羲在三四十步外目测,还行,站的还算齐。

    一会儿就靠这些刚学会列队走路的民夫们去壮声势了。

    李孟羲在脑海中展开预演,这些民夫肯定不能走太快了,走太快就走乱了。

    受限于地形,这么大一个方阵一起走,肯定也不行。

    一排的人越多,就越难走齐。

    所以,得把五千多人,分成一个个方阵才行。

    到这儿,又有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到底几列阵纵阵合适呢?

    10x10的方阵视觉效果是最好的,惊吓敌军的效果也最好,可难度对民夫们来说有点大,走不齐,效果反而不佳。

    只有两相取舍,只列10x5的五列纵队。

    除此,还有一个问题,多少个五列纵队一齐走合适呢?

    既然是惊吓敌军,一下让敌军看到越多的人越好,因此,队伍不能太长,而应该宽。

    可受制于地形,所有五列方阵排成一个长横排不太可能。

    通往青云山山脚,道路最窄处,能容纳下多支五列方阵呢?

    木桶理论,决定多少个方阵并驾齐驱,取决于道路最窄处有多窄,因为这样,就免去了阵型前后交替变换的过程。

    对民夫们组成的方阵来说,越简单无脑越好,一路直走,最好什么变化都没有最好。

    李孟羲寻思最窄的地方,是多窄,一想,发现根本没主意。

    虽然跟关羽他们全去观阵了,但忘了记住地形了。

    打仗呢,地形不记,观阵观了个锤子。

    重大失误。

    李孟羲于是只好向关羽询问。

    关羽稍沉思,“六阵同前。”

    六阵同前,也就是一横列,六个五纵列阵,一个小方阵五十人,六阵是三百人。

    以阵为个体来算,纵排至少得十六排。

    商量的差不多了,李孟羲和刘关张三人下场,指挥着乡勇们把民夫分成一个个五十人的小方阵,这样的方阵足有一百个,这一百个小方阵,再六个一横排,排下去。

    花了好一会儿,才把阵型拉整齐。

    完事,就按这样往前走就行,直到战机合适方时候,走到山下,民夫们就完成任务了。

    对了,最好还得加点声响效果,比如“降者免死!”之类的。

    怕纯粹的民夫队伍无法走好,李孟羲不得不加了最后一道保险,从辎重队借人去,借了一百乡勇,每个人客串下“半百夫长”,每个乡勇负责约束一个方阵,让方阵走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