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3/3)页

    李孟羲认为,自己就算把马蹬马鞍鼓捣出来,虽然能缩短骑兵成型的时间,但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依然会是巨大的,会骑术的人依然宝贵。

    让金贵的骑兵兵源去拿把破刀上一线厮杀,太奢侈。

    李孟羲有想建立一支成规模的骑兵的打算,因此不愿让刘备关羽浪费他的预备兵源。

    虽然义军是刘关张三人的,李孟羲认为义军也有自己的一份。

    他想的是如此理所当然,逻辑融洽。

    得说服这俩人,不能让他们把未来的骑兵拿去送了人头。

    “不行!”李孟羲态度坚决,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我军需要一支能一锤定音的骑兵部队,如今缺马,但马好缴获,更难得的是骑术娴熟的兵员。”

    “把骑兵当步卒用,如明珠暗投,不智也。”

    刘备关羽欲要再辩,看李孟羲态度异常坚决,只好听他的。

    其实刘备关羽和李孟羲产生分歧的原因,是因为两方心里认为骑兵的价值不同,而造成的。

    李孟羲心里认为的骑兵,那是得空找个铁匠把双马鞍和高桥马鞍做出来之后,能夹枪冲锋的战场推土机。

    刘备关羽受限于眼光,不知道什么叫高桥马鞍和双马蹬,因此他们认为的骑兵,只是战力比步兵高,但也没有高太多的和步兵等同地位的一个兵种而已。

    骑兵凶悍,汉朝的步兵一样凶悍。

    李凌曾经率五千步兵,凭地势之力,射杀了匈奴数万人。

    因此在刘备关羽心中,骑兵虽重要,但没重要的李孟羲的认为那种程度。

    在保存十几几十骑兵,和稳定军心两个选择之间,刘备关羽不约而同的选了后者。

    在东汉末年这个时代背景和技术条件下,刘备和关羽的选择很正确。

    有着超越时代眼光的李孟羲,他过分看重骑兵,也正确。

    本会争执不下的话题,因为李孟羲之前的种种神异之处,刘备和关羽选择无条件相信李孟羲。

    对于一个知晓天下大势的人,在三五十个骑兵兵员的问题上再相信他一次,又怎样了?

    在刘备义军骑兵只有三十人不到,富裕马匹一匹也没有的时候,组建大规模骑兵的计划便已早早的提上了日程。

    先知先觉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

    来自于未来,知晓汉末三国大部分历史事件进程的李孟羲,他宛若一个人形的聚宝盆。

    他一丁点超前的布置,就能不知不觉间产生巨大的收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