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三观呢-《重回1991》
第(2/3)页
柴进也很爽快,毕竟变速箱,底盘技术是李书幅拿过来的。
做人不能太过分,直接开口:“李总你直接讲吧,需要我给你多少年的时间,你直接开口,你说多少我全接着。”
李书幅沉默了下,试探着说:“要不,你给我五年的时间,我只需要五年就可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五年之后,你们想要给谁提供配件等,我都没有任何意见,那时候我们就靠真本事竞争。”
柴进笑了笑:“那就五年时间吧。”
嘴上说是五年,实际上等于是给了极力最少六七年的时间。
因为别人就算是想要造车,汽车工厂也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
六七年的时间,等阳融倒了。
他们两家就是华夏吃民营车企独食的人。
其实就算阳融不倒,他这小汽车资质也在短时间内拿到根本不可能。
汽车是上马路的东西,也关乎到了马路上老百姓的生命安全。
国家在未来十年,甚至于是二十年都是谨慎态度观望的。
根本不可能会随意地开放民营性质。
这个简单的饭局,基本已经奠定了华夏未来汽车市场的大格局。
一个走中低端,一个走高端,未来会成为华夏汽车行业的两颗明星。
当然了,这是后话。
……
第二天,李书幅又忍不住跑到了汽车工厂里和阿尔盖讨论的变速箱的问题。
讨论了很久后,阿尔盖很是奇怪地问题了句:“李先生,你怎么不询问底盘的问题?”
李书幅是这么笑呵呵回答的:“变速箱和发动机是最困难的两个技术,我们卖摩托车的钱还不足以去支持研发。”
“也完全没有必要去浪费自己的精力,因为你们给我们解决了。”
“至于底盘,我们不能从你们这里买了,还买,我这让老百姓都开得起小轿车的梦想估计要破灭了。”
“所以,我跑到昌河汽车厂去买了一个面包车底盘技术……”
阿尔盖一听他这么说,没有开口。
不过,小老头一算他的理想价格。
五万块华夏币,这核算成米元就只有六千多块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