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年心事-《光熹帝国》
第(3/3)页
造枪造炮、发展军队、割据一方对他来说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自己是大汉皇子尴尬身份,让自己最远走不出洛阳城,在皇宫里面建立军队,当自己的皇帝老子是白痴吗?一个豢养军队、意图造反的罪名就能让自己人头落地。
每每想到这刘辩就哀叹自己哪怕降生在普通的农户家里,靠自己的能力怎么也能建立一个革命根据地,花个十来年消灭腐朽的封建王朝根本不成问题。
既然没法割据一方,那展现一些王霸之气吸引一些名臣猛将支持总可以吧?
答案是不可以。
刘辩发现,自己的生活很悲剧。
自己的便宜老爸汉灵帝刘宏并不是很喜欢自己,甚至已经有点到达了厌恶的地步。这里面既有刘宏对母亲何皇后毒死王美人的无可奈何,从而将厌恶转嫁到了自己身上的原因。而令刘辩更郁闷的是自己出生时,竟然来了个赤星贯日,斗大的火球越过洛阳上空,消散在他出生的南宫。
太史部的郎中刘洪认为赤星贯日必主大凶之兆,结果还真让他说对了。刘辩出生的第二年,洛阳地震,民众死伤惨重。然后就是大旱三年,瘟疫横行,到现在黄巾作乱,盗贼蜂起。这下朝堂上下、皇帝朝臣都把刘辩当成了导致大汉衰败的罪魁祸首,有些大臣还私下把他叫成了妖星转世。
只有议郎蔡邕人还比较仗义,上书汉灵帝说这事和刘辩没关系,宦官干政才是罪魁祸首。结果被十常侍诬陷,赶回了老家。
看着大汉帝国上上下下对他的眼光,刘辩总是忍不住竖起中指大骂老天:你说你让我穿越就安安静静的穿越好了,干吗要搞出这么多事情?这下好了,本来是因为朝政**,士族豪强巧取豪夺而引起的大汉日渐式微,自己却成为了那帮混蛋的替罪羔羊。
要不是那些士人朝臣们要联合大将军何进对付宦官,估计早就有人上表弹劾,废了自己了。
不过即使是自己的舅舅大将军何进,对自己也是阳奉阴违、小心提防。记得两年前自己偶尔念了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结果何进就很紧张的叫何皇后把自己找进了长秋宫,当面询问这句诗的由来。
自己当然不会承认这首诗是自己作的了。(其实确实不是刘辩作的。)推说皇帝寿诞时,百官入宫同庆,偶然在凉亭边听到一个官员吟的。问是哪个官员,又推说天黑面生认不得了,事情才被遮掩过去。
事后刘辩觉得很奇怪何进的态度,自己如果才高八斗的话,那应该对何进很有利才对。因为这样自己继承帝位的机会会更大了。何进一直想的不就是让自己继承帝位,他好执掌朝政大权吗?怎么会对自己偶然表现出来的才华横溢那么的惶恐和紧张?
后来他才渐渐想明白,其实何进打破脑袋想让自己继承帝位,并不是因为他对自己有多么的忠心,他只是把自己当成了他最终掌握朝廷政权的工具。可是自己这件工具对他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梁冀(恒帝时期的大将军,曾拥立恒帝继位,却又因专权跋扈,被恒帝依靠宦官捕杀。)的下场近在眼前,他可不想到头来有个抄家灭族的结局。所以刘辩对他来说一定要能够继承帝位,可也要笨到他能够控制在手里才行。
上不得,下不行,陷入绝境的刘辩却并没有绝望。前世艰难生活的蹉跎,打磨出了一种坚韧的性格在他身上。面对暂时的不利局面,他选择了蛰伏和韬光养晦。在宦官、外戚、士大夫相互倾轧的大汉政权里,他游离在了政治斗争之外。一副人畜无害的面孔,在大汉森严的皇宫里将本身骨子里的轻佻狂疏的性格发挥到了极至,谁都没有把这个表面放荡不羁、不尊礼法的皇子放在心上,虽然他这么做汉灵帝会更讨厌他,可是换来的却是何进对他的放心和保护。
他一直坚信上天既然安排他穿越来到这个时代,并不是要他再一次历经生活的磨难。而是给了他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他要做的,就是紧紧抓住这个机会。
在他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一个计划,他现在只在等,等历史上的那个机会的到来。
一阵清香飘来,打断了他纷杂的思绪。刘辩提鼻一闻,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伴着清香而来的,是一阵悦耳的声音:“殿下,秋雨寒厉,望殿下加衣。”
一群宫人和黄门簇拥着粉裳少女走进了凉亭。少女白皙的双手捧着一件红色的袍子,对刘辩一脸的关切之情。
刘辩笑的更开心了。来到这个时代,他面临的并不全是艰辛和困苦。值得安慰的是,和前世的光棍生活不同,至少他现在还有一个老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