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总角之好(一)-《伏锦传》
第(2/3)页
周瑜二话不说,端起三只陶碗,一饮而尽:“杜康酒虽妙,却不是家乡滋味……”
陆康捋须而笑,神色却愈发清苦:“公瑾,你好端端的居巢县令不做,为何要来趟这浑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舒城有难,公瑾不敢置身事外。”
陆康端起酒坛,仰头痛饮:“公瑾,你与我说实话,昨日攻城,到底是不是孙伯符那小子下的令!”
周瑜跪直了身子,指天誓日道:“周某以周氏一族之名起誓,昨日之事并非伯符之意!请陆太守查明,莫要一时冲动,令亲者痛仇者快啊!”
“亲者痛仇者快?我庐江八百军民,便这般枉死了?即便不是孙伯符授意,那程德谋亦逃不了干系!若孙伯符将程德谋手刃,老夫便不再追究于他,如何?”
周瑜笑叹一声,回道:“此事绝无可能。程将军对于伯符而言,如同亲叔伯。陆太守疼惜自己的侄孙,伯符亦非无情之人。程将军擅自出战,自是有罪,伯符定会按照军规处置,还陆太守一个公道。”
听了周瑜这一席话,陆康轻笑两声,端起酒坛大口痛饮。见垂暮老者如此伤神,周瑜心中不是滋味:“陆太守,酒多伤身啊……”
陆康放下酒坛,抹嘴睨着周瑜:“公瑾,你真的了解孙伯符吗?”
“我们打小就在一起,自然万分了解。”
“人都是会变的……乱世英雄四起,他孙伯符若想谋得一席之地,只会为自己筹谋更多。即便他今日不滥杀无辜,你怎能保证,他往后亦会如此?”
周瑜一怔,拱手道:“我了解他的品行,虽好勇爱斗,却绝非滥杀无辜之人。”
陆康颓然坐倒,笑道:“真是个孩子般的玩话,你们才多大?人生漫漫数十载,只有到老夫这个年纪,才能说,再不会变了……”
“无论三年五年,三十年五十年,我皆会伴他左右,他不会变,我也不会。”
周瑜性情温良,君子如玉,说话向来不紧不慢不起高声,今日这几句话却是异常铿然。酒气上头,陆康斜倚在案上,不知是哭是笑,良久,他才说道:“你走罢,我会吩咐下去,不让人难为你……”
此番进城,周瑜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即便身死亦不愿舒城百姓遭殃,本以为陆康会十分难以劝服,没想到他如此轻易便将自己放走,周瑜迟疑道:“陆大人便这么放过周某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