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望乡廊-《棺山夜行》


    第(2/3)页

    “哎!可惜了。”我惋惜的感叹道。

    大师兄在一旁说:“大家都把衣服拿好,一会还得要用,咱们得走了。”

    有个伙计问:“咱们是往哪边走?前后都有路。”

    我们一看,果然,前边是石门方向,后边是洞穴的另一个方向。我建议大家往里边走,得进去看看,也不白来啊,而且这风的气流怎么是从里边刮出来的,里边应该也有通向外部的出路。天翔和我意见一致,最后大家决定往里边走,但要轮流打探照灯了,毕竟电量有限。

    一边走着,一边看墙面,墙面上都是蒙古文,只有头顶的正上面有一些动物的图案。

    大概往前走了30米左右,先是有一个正方形的空房间,房间里不仅仅有蒙古文,还有各种彩绘图案,有一些图案虽然已经看不清楚了,但是还是能看出来,这些图画大都描绘的是女人。正对着我们走过的地方,有扇石门,门没有关。我提议在这里休息片刻,调整下体力,毕竟我刚才被打的那种疲惫感还没有消除。

    趁着大家休息,我打量着四周的图案。起始端应该是从这面墙的一个个婴儿图案开始,很多父母把婴儿交给了一些人,那些人给了孩子父母很多钱作为交换。然后是旁边这面墙,这些孩子渐渐长大了,而且都长成了如花似玉的美女,有人在给她们吃什么,应该是药丸。接着是另一面墙了,这些女孩被用布料裹了起来,并且侵泡在缸里,但是很奇怪女孩们没有死,每天还是有人喂她们吃些东西。最后一面墙,有的女孩被抱了出来,此时她们的身上长满了鳞片,这时头也被包裹上了,经过查看后她们又被继续泡在了缸里,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位道士,把她们连缸全都拉走了,带到了一个工地。

    看到这里,突然有些寒意,难道外边遇到的深海浮尸,都是这里所画的女婴?这时候,天翔告诉我以前倒是听田园力士讲过关于鳞尸守墓的事。我很好奇,让他讲来听听,他说自己也只知道一点。古时候,有很多达官贵人会提前好多年把墓葬选好,然后在墓室里开始养鳞尸,最终的目的就是用鳞尸来守墓,但很多都是以失败告终的,因为鳞尸的形成实在太难了。

    我看着最后一面墙说:“那墙上这个道士够牛的啊,一次养了这么多鳞尸,这个墓肯定有来头啊。”

    听我说完这句话,安童和旁边的两个伙计高兴坏了,嘴里还嘟囔着:“终于遇到个大活。”

    大家纷纷站起来,拿起自己的东西继续往前走。前边这个石门是敞开的,我看了看四周,并没有被外力敲过的痕迹,应该是墓主下葬后就没有关上。但是这不科学啊?所有的古墓只要墓主已经下葬,墓门都得关闭。可这个还特意留着个门,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

    我们接着往里走,过了石门又是一条长廊。但这条长廊可不一样了,左边的墙壁上是不少画面,右边的墙壁上则全是字。虽然我们不认识右边那些古老的字,但却可以理解左边的壁画。这是一条望乡廊,是墓主的后人特意为墓主的灵魂而建造的。

    古时候很多有钱有势的人家,建造墓穴时都会建一条望乡廊,是为了让墓主思乡时,可以让灵魂来这里回忆曾经的往事。望乡廊与墓志不同,墓志大部分记载的都是墓主的丰功伟绩,而望乡廊记述的是墓主一生所发生的事情,往往都是些墓主生前的生活片段。

    这些画里的事情看似平凡无奇,可是却让人有种说不出的怪异,是由很多幅组成的。

    第一幅,画面上是一座蒙古包,外边有几个人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第二幅,从帐篷里走出来个女人,她正将手中抱着的孩子交给其中一位等待的人,其余等待的人在见到这一幕时纷纷跪在了草地上。

    第三幅,帐篷里有很多人,孩子应该是满岁了,大了不少,左手拿着马鞭,右手拿着玉如意。

    第四幅,孩子已经长到6-7岁的样子,和他的父亲骑在同一匹马上,后边跟着很多蒙古骑兵。

    第五幅,这个孩子已经长大了,已经可以独立骑马射猎,他手持弓箭在追赶一只野猪。

    第六幅,应该是17-18岁左右,身披战甲正在攻打一座城池,他和士兵们奋勇杀敌。

    第七幅,他和他的军队来到了中原,当地官员和乡众们跪地迎接他,画中的老百姓欢天喜地。

    第八幅,在一间宫殿里,他身穿蒙古官服,站在殿下,而殿上坐着的人,正是他的父亲。

    第九幅,他身穿喜庆的服装正迎娶一位蒙古姑娘,当时有很多达官贵人前来参加。

    第十幅,他和那位蒙古姑娘抱着一个孩子,应该是他们的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第十一幅,大概是被封了官或者给了封地,一家人非常开心地搬迁到了一处地方,那里是一望无际的绿色大草原。

    第十二幅,他披麻戴孝回到了中原,跪在一座宫殿的灵前哭诉着,想是他的父亲过世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