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3章 【抹黑】-《大世争锋》
第(2/3)页
很快会让人想到,王学谦是做了不可告人的秘密。
要是一个普通人和一个美国人之间商量隐秘的事,也闹不出多大的动静来,想要卖国当汉奸,真没有这个资格。可王学谦不一样,他已经具备了当汉奸的资格,而且洋人会很器重他……这话很别扭,可架不住这么一个理。卖国也是要身份地位的,平头老百姓就是想卖,也没有门路。
要说王学谦对于舆论报道,还真没有什么担心的。嘴长在人家身上,民国时代,文人是被彻底解放了,什么话都敢说,什么念头都敢往外蹦。不像满清的时候,哪家报纸敢胡说八道……好吧,还真有,洋人的报纸可不看满清大员的脸色,他们是底气最足的。可问题是洋人不关心华夏人,也不关心华夏的高官们的节操。他们关心的是市场和利益。可要是国人想要痛斥政府不作为,政治黑暗等等,那就等着吃牢饭吧!
这还是好的,要是赶在康熙爷的时代,一家子都要砍头。
到了民国,文人们的春天真的是来临了。新文化运动说白了,是套在文人身上枷锁彻底没有了,没有规矩,没有约束的时代,真不能说是好还是坏。
就像是社会一样,偷东西不犯法,估计整个国家的人都要没有廉耻感了。相比之下,造谣更没有责任了,本来就是躲在幕后,心理负担顿时小了很多。就像是在后世,很多人是语言上的巨人,在生活中缩的像一团风干的抹布,可是在网上,一下子牛气起来,仿佛就没有他不敢干的事。骂人,这算是个事吗?
一开始,作为王学谦麾下情报负责人的戴笠,压根就没有注意市面上报纸的风向。觉得不过是有些人故意找不痛快的,派手下人去调差一番,也不了了之。仅上海租界布道路上(也就是四马路),靠近三一大教堂附近就有四百来家报社。大大小小的报社,每天都有开张的,也有关门的。
别看杜月笙在上海手眼通天,可面对这些流窜在民国各个角落的闲散文人,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最后不了了之收场。
其实戴笠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主子王学谦,别说嫉妒,就是恨他的人也多了去了。不敢说仇人满天下,可民国政坛的势力不少都是对王学谦非常忌惮的,希望看他倒霉的人也大有人在。在报纸上说两句没影子的话,也不过是图一时痛快而已。用王学谦的话来说,这个世界上爱的人很多,恨你的人也很多,那么你就距离成功不远了。
这话其实很好理解,用娱乐圈的解释就是:“人红是非多!”
王学谦红不红?
这是肯定的,在民国政坛谁还能和他比名气?别看孙大先生当年声望登顶的时候,可一样也有人黑他,比如说曾经和孙大先生算是朋友的杨度,就写文章说孙大先生是****。
有人黑王学谦,再正常不过了。
再说戴笠自己,他觉得自从当官,当大官之后,人生状态似乎也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在浙江,他几乎可以说是仇人遍地,连浙江籍的狗都不待见他。用戴笠的思维想问题,这些恨他的人,就是眼红他?他也不想一想,浙江的不少官员都因为他倒霉了,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在特务面前,这些都是浮云。当然,这些官员自己也有问题,不是贪,就是搞阴谋诡计,倒霉也是咎由自取,怨不得戴笠。戴笠有一万种办法让人后悔活在世上……他的背影不让人恨的牙痒痒,都没天理了。
可接下来的舆论,竟然疯狂似的持井喷的状态出现,很多文章都不再是以遮遮掩掩的方式来隐晦其中。直接点名说东南大员之类的话,而内容直接就是怒骂王学谦卖国。
说的还是有鼻子有眼的,可问题是报纸上的胡言乱语,戴笠也分辨不出那些真,那些假。
因为外交谈判他根本就没有资格参加好不好,连端茶送水的人都换成了陈布雷。也就是说,在谈判的房间内生的任何事,也只有几个当事人和陈布雷清楚。就算是送茶和点心的服务生,连门口都无法靠近,就被拦下来了。
戴笠倒是想要安排一两个眼线,可是他做吗?
所以,戴笠也数不清楚王学谦和胡佛商议的结果到底是什么,对民国有利还是有害。估计……民国政客签订的外交条约,很少有对国家有利的。在这种大背景下,戴笠也有些底气不足。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看那个混蛋不开眼,来一个杀一儆百。
闹腾了好几天,一点效果都没有不说,还是受了一肚子的气。
属下告诉他,好几家抹黑王学谦的报纸就是新办的,报社的职员连老板是谁都不知道,抓人都没出抓。就连封锁的报社机器,也是从洋行租赁金来的……
“这帮混蛋,一个个背地里放冷枪,还是个爷们吗?”
戴笠在自己的地盘里气的牙花子疼,可也是大眼瞪小眼的没有一点办法。好在民国的几家大报社都没有刊登,或者转载这些小报的谣言,可仿佛像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让王学谦难堪。而这时候,不管是王学谦出来辟谣也好,澄清也罢,都是不合适的。
因为谣言这个东西,作为当事人是解释不清楚的。
正在戴笠脑袋胀痛的时候,电话响了起来,电话那头的声音是陈布雷。虽然王学谦没有说话,但是陈布雷急了,要戴笠三天内平息舆论。这下子戴笠也傻眼了,三天!他连是谁下手的都不知道啊!
边上的戴春榜低眉顺眼的看着戴笠,他是戴笠的胞弟,戴家不富裕,能够供养戴笠读到师范已经很不容易了,做弟弟的只能十多岁就去杂货店当学徒做伙计,练就了一双察言观色的眼睛。自从戴笠得势之后,被留在警察厅,担任后勤处处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