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章 【流亡的大韩民国】-《大世争锋》


    第(2/3)页

    谁知道,甄别出来的正品,当然有用。可是没用的日本人呢?

    戴笠觉得自己棘手的事,对于杨度来说并不困难,这老家伙……好吧,他也觉得杨度这个人太装了。没办法,他专研的是帝王术,要是不装这点,还不如一个江湖骗子来的只在。

    “杨先生,还请教我!”

    戴笠放下身段,姿态放在了学生的辈分上,让杨度大为感怀。戴笠比杜月笙要聪明多了。这家伙求人的时候根本就不在乎面子,他甚至恶意地想到,就是让戴笠给他下跪,对方也不会迟疑。

    哪里像杜月笙那样,自从当了大哥之后,把面子看得太重。

    杨度点点头道:“小事一桩。雨农啊!你就没有想过不管?”

    “不管!”

    戴笠吃惊地看着杨度,心说:要是自己不知道,不管也就不管了。可他都知道了,根本逃不掉,哪里能如杨度说的这么洒脱?再说,这事最后肯定会上报,王学谦会怎么看才是他最关心的。

    “杨先生,还请不要开玩笑,戴某如今是如履薄冰,处处小心,深怕不慎让人利用,怎么会装作视而不见?”

    “你不管,就是等于管了。”

    戴笠回味着杨度这句无头无脑的话,似乎想到了些什么,眼珠子一转心里顿时有底了:“杨先生的意思是……让朝鲜人去做!”

    “正是这么一个道理。谁也不知道朝鲜人的态度到底如何?如果单纯的是一个不受控制的团体,对于王督来说弊大于利,但如果朝鲜人是能够控制的,就不存在这些顾虑。当然,投名状还是要的。”杨度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欣赏的味道,戴笠不同于杜月笙。要说察言观色这种本事,谁高谁低还挺难分辨的。

    但如果是说举一反三,戴笠明显要比杜月笙强上不是一点半点。

    戴笠在内心衡量了一下得失,还有王学谦会对此事的看法,最后得出结论,这是对双方都是最好的选择,随即躬身谢道:“多谢杨先生点拨!”

    “点拨谈不上,只是一点愚见。”

    杨度一改和杜月笙说话的口气,变得文绉绉的,颇有一种文坛前辈的风范。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戴笠也会因为有朝鲜人的加入而增加对付日本政府的手段。不过从朝鲜人的手段来看,他们是善于刺杀,对于情报似乎也有些渠道。从《日韩合并条约》签订开始,朝鲜反日阵营就以刺杀来争取影响力。可朝鲜的临时政府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在上海的总部已经面临解散的底部。

    缺乏经费,不被国际社会认可,甚至在民国内也不被认可,连一个在民国活动的身份都没有。以刺杀来引起轰动的朝鲜临时政府,已经很久没有能力组织起有效的手段。而且留在朝鲜的组织被日本军警大量破坏,长持以往,流亡在上海的临时政府将面临不被认知的尴尬局面。虽然,他们刺杀成果曾经成绩斐然:

    当初,第一个选定的目标就是在日本拥有很大影响力的伊藤博文,而且成功。

    这很大鼓舞了朝鲜临时政府的反日情绪,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刺杀伊藤博文的成功成了他们能够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也是唯一能够炫耀的成果。

    王学谦在东南对日本和英国的态度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不管是处于什么目的,肃清内部无疑是临时政府安全最大的保障。在得到名单的那一刻,连刺杀部门的主管金九都非常吃惊。在上海租界西区的朝鲜人之中会有这么多日本的特务。

    很快,他就明白这些人的身份恐怕不会是军警那么简单。

    很可能也有黑龙会的影子,至于目的,不难猜测,肯定是要一举颠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法租界的组织机构。

    要不是机构对自己人的审核非常严格,要是让日本人知道了机构在上海的总部,将是灭顶之灾。

    金九是一个果断地近乎冷血的人,对手下的命令就是:“对所有怀疑的人都清除。”

    “是怀疑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