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 【资产信托】-《大世争锋》


    第(2/3)页

    当然做好了自然获利颇丰,可问题是大生纱厂不仅仅是纱厂的问题,还有面临英商和日商在销售上的联合阻击,想要冲出重围并不容易。

    可是……东方信托公司?

    不会是和东方铁路公司,东方投资银行一样,和王学谦有着莫大的联系吧?

    因为这并不难猜测。就连张謇都已经听出来了一点味道,意味深长地看着王学谦,后者畅快地笑道:“两位,今天已经晚了,不如留下来让王某有一个做东道的机会。至于刚才的建议,不碍事,多考虑一下,也是应该的。”

    张謇和叶景葵正需要时间去化解从王学谦哪里听到的大量的信息,在商言商,张謇需要考虑自己,乃至整个张家在这次和王学谦的合作中所能够得到的利益。

    他虽然说,自己不要照顾。

    但也不代表他愿意将大生纱厂双手捧着送给外人,南通的张家也是一个大家族,族人众多。虽说没有了纱厂,张家的子弟也不见得会饿着,但毕竟是张謇辛苦二十年的产业,送人肯定是不肯的。

    接下来得几天里。张謇在叶景葵的陪伴下,游玩了杭州。其实张謇根本就没有游玩的心思,不过是象征性的拜访几座寺庙。在华夏文人心目之中,寺院的空灵一直是文人放松心情,祛涤烦恼的理想所在,古往今来,选择在寺庙隐居的文人数不胜数。

    可是,张謇知道,在大的佛主也无法宽慰他内心的忧虑。

    在聂云台抵达杭州的消息传到耳中之后,就再也无法装作镇定地游玩了。终于下定决心。开诚布公地和王学谦畅谈股份的事,正好聂云台也在。张謇和他是老朋友了,在纺织工会里,聂云台是会长,张謇不过挂名,而在总商会里,张謇是会长,聂云台是副手。

    两人的关系虽说不上刎颈之交,但也是莫逆于心。交谊深厚。

    “你们先谈,不介意我在边上听一会儿吧?”

    张謇的表情像是一个充满好奇孩子,眼神贼亮地看着聂云台,后者担心地看了一眼王学谦。见主人都没有反对,只好干笑道:“怎么会?张老哥是商界的前辈,德高望重,请都请不来呢?”

    杨杏佛原本在国立东南大学担任教授。这位‘国党’早期的核心人物,在袁世凯当政时期出人意料地去了美国留学,从一个革命家。变成了一个学者。

    他来浙江的原因,国立东南大学的校长郭秉文自然会恨的牙痒痒,王学谦专门在一个地方挖人的举动,让郭秉文气的没处说理去。好在,杨杏佛并不是他看重的教授,倒不是杨杏佛能力不济,而是他身上有着太过的党派痕迹。

    办学的人,尤其是大学校长,都不太愿意看到自己的学生专心于运动,而忽略了知识的积累。

    如果所有的学生都去投身革命了,大学的教育将失去任何意义,这是一个校方绝对无法容忍的现象。而对于投身革命的年轻老师和学生来说,国家都要灭亡了,学习知识再好,有什么用?热血青年自然要投身到救国运动中去。

    这是一个立场上的冲击对立面,当然,如果掺杂了政府的立场,事情就变味了。北洋时期的****,基本上就是政府方面全面压制的结果。

    自打来浙江之后,杨杏佛在浙江如鱼得水,这次和美国人的谈判要不是洛奇横插一脚,也会顺利解决。不过好在,洛奇虽然有总统特使的身份,但属于私自主张,就连美国人都不太支持他。粮棉协定很快在洛奇离开上海之后,在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签署,三万吨棉花每年采购量,持续五年。按照王学谦的预期,五年时间足够改变民国的现有棉花种植面积,增加棉花储备数量,完成市场调控的手段。

    而这个数字已经足够冲击民国的棉花价格,杨杏佛带来的消息,让张謇都为之振奋。

    不过想到大生纱厂现如今捉襟见肘的资金,他也只能黯然以对。

    同时他担心,棉花的价格骤然下降,对整个纺织行业或许并不是好事。他想的是商业,当然会从供需数量上来评判棉花价格对纺织业的影响。但王学谦看的更远,他筹备这一切,并不是解决眼前的民国纺织业的困局。而是准备筹备棉花的储备数量,彻底将日商和英商的纺织品彻底从民国的市场驱赶出去。所以,为了保险起见,王学谦在美国委托美洲银行,增加了一笔棉花采购数量,大概在两万吨左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