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章 【所谓理想】-《大世争锋》
第(2/3)页
这已经不是清朝时期,甲午战争之前,清朝每年投入海军的费用在300万两白银左右,比日本的都要多。养一个每年耗费十万两白银的海军的水上飞机制造工厂也没有什么问题。可惜,当时可没有这玩意。到了民国,有点军费都供养陆军了,根本就没有海军的份额。海军的日子就越来越艰难起来。
一度给人一种有奶便是娘的感觉,谁给军费就听谁的,就跟着谁打仗。
就如前海军总长程璧光带着九艘战舰叛逃北洋海军,来到南方的广州。当时孙大先生正好在位,担任非常大总统,主政广东一省。程璧光的到来却是给孙大先生带来声望上的顶峰,但要命的是,孙大先生当时也没钱。程璧光离开北洋海军,有出于他麾下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南方籍贯,以福建为最多,思乡之情难以言表。
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的舰队已经很久没有领到军饷了。
这才是他南下的主要原因,想要养海军,一直以来都不便宜。如果士兵长期无法获得军饷,军心思变,最终不管是叛逃,还是兵变都不是舰队司令愿意看到的。
可来到广州之后,程璧光依然没有拿到足够的军饷,让他稳定军心。
十万元的经费,对于孙大先生也是极限了,可是对于一直舰队来说,杯水车薪。这不是一支只有护卫舰的小舰队,而是拥有巡洋舰的主力舰队。这引起了程璧光很大的不满,而这时候两广巡阅使陆荣廷派人来联系程璧光。答应给他一百万大洋,用来养舰队。
虽说程璧光没有最后答应,但他毕竟心动了,这引起了‘国党’高层的极大恐慌。
一旦程璧光带着舰队投靠了桂系军队,那么对于孙大先生来说将是灭顶之灾。于是一场刺杀行动,从观音山的总统府开始谋划,最后在广州街头发生。这场悲剧直接导致海军对‘国党’开始怀疑,甚至怨恨的情绪。
民国的海军就是如此艰难,北洋的海军更加艰难。
萨镇冰其实也不想让女婿难堪,毕竟王助放弃美国的优越环境来到民国。本身就足以让人敬重。但却留下了一副烂摊子,交给女婿自己去头痛,做老丈人的脸上也无光。可他也没有办法,北洋军政府连陆军都养地费力,哪里还有心思去管耗费惊人的海军?
无形之中,王学谦当了一次接盘侠。
而这个盘子就是福州的船务局,它很不幸的被北洋高层抛弃了。而福州的马尾船务局不像在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即便不做轮船业务,也能做枪炮生意。甚至还可以给五金商人加工零件,获得喘息的机会。在福州,仅有的工业就是船务局,完全靠着财政支撑才能过下去。一旦失去了财政的支持,只能坐死。
船务局闹事,多半是因为饭碗不保的原因。原先李厚基当督军,虽然海军无法从燕京拿来足够的经费。但是马尾船务局还是在福州。李厚基总有事求到对方头上,还能化缘一些。
王学谦入住福建之后,这种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了。
因为宁波也能修造船厂。而汉阳钢铁厂也已经开工,听说已经更换新机器。民国的钢铁需求还是很旺盛的,基本上市面上有多少,就能够消耗多少。马尾的钢铁厂和汉阳钢铁厂相比规模小的就像是作坊,自然也用不到了。
加上机器陈旧,人员不整,对王学谦这样的人来说自然失去了吸引力。
不同于李厚基,王学谦名下就有不少工业产业,加上铁路的兴建,更是让他的经济实力深不可测。马尾已经是个破落户,还能会如这位浙军王的眼中吗?
工人闹事,海军的学员闹事,甚至还有码头的混混起哄……
一时间,码头上人心惶惶,好在巴玉藻等人也算是马尾船务局的自己人,有他们说项,这股子恐慌应该能够平复下去。其实,在王学谦的心里对于这些人还是非常敬重的,民国有很多人,他们愤怒民族的落后。有些人选择了开启明智,推动文化运动,认为这是国民觉醒的当务之急;有的人选择革命,因为到处存在的不合理,已经让这个民族背负了太沉重的负担;有些人选择技术革新,希望通过自己从西方学来的技术,让祖国摆脱落后的面貌。
纵观所有人,最后一种人是企图心最小的,他们甚至没有想过要当官,也没有想过要成为社会名流,甘愿在一个偏僻的地方,为国家做着技术储备的基础工作,还要不来可怜的经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