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合作基调,新发动机想法-《超能重工》
第(2/3)页
而这些设备都是王钧根据系统设计院的设计要求制造的,所以厂家都不知道具体怎么使用,只有王钧自己知道!
宋菲菲叫来了施工负责人,带着王钧四处看了看,建造都很顺利,最多几天第一期工程就能交工了,王钧就能开始安装钢铁厂的设备了!
“不错,姐,让他们再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再加快点,可以多点加班费!”
王钧对宋菲菲说道。
宋菲菲点点头,表示记下了。
视察了工地,王钧就和理查德先回去了。
这几天各种忙碌,王钧和理查德都表示要休息一下,超跑的改装工作也暂时先放一放,主要讲心思放在即将开始的迪拜二十四小时耐力赛上,和胡飞他们好好配合,将车队彻底完善起来!
最主要的是,一辆车显然是不够的,万一出了毛病,到时候在异国他乡,就只能干瞪眼,收拾收拾回家了。
所以,王钧还要再造一辆新车!
而这辆新的赛车的设计,王钧却是不想再继续延续前一辆的设计,而是想要全新的设计,发动机方面,他也有了新的想法,可以进行一番新的改进!
因为,他在材料方面有了突破!
使用全新的技术材料进行设计制造,自然就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发动机技术,虽然在设计方面是主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材料。
发动机气缸想要承受更大的压力,那么材料就必须要更好,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还要保证任性和尽可能的不要太重!
就是要均衡!
日本几大车企之所以能横行世界,比欧美晚起步几十年,最后却能后来居上,靠的就是均衡!
没有某一方面很突出,可是也没有任何的短板!
可是在油耗和寿命方面,日本车企的发动机毫无争议的是世界领先,比欧美车企都更有竞争力,所以在普通人的选择当中,日系车是首选。
省油,又耐用,不容易坏,这就是最大的竞争力!
对普通家用车来说,这是最重要的!
不过,日系车企在材料领域的能力也几乎是世界领先。
马自达发动机的压缩比能达到十四比一,最新的发动机传说甚至能达到十六比一,十八比一,这是其他任何车企都几乎无法做到的,或许在实验室大家都能做到,可是要做到有信心去量产,那就只有马自达能做到!
所以,很多汽车爱好者将本田称作发动机科学家,将马自达称作是发动机魔术师。这两个车企将发动机的研发几乎发挥到了一种极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