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七章 朝堂对阵-《明末国色江山》


    第(1/3)页

    cpa300_4();        悠扬而庄严的礼乐奏响,文武百官列队进入乾清宫,肃立于大殿左右耐心等待。

    崇祯皇帝在一群锦衣力士和王承恩、张彝宪等四名内侍官的簇拥下隆重登场,百官匍匐在地,山呼万岁,站在西面武官末位的朱道临有样学样,亦步亦趋,表现得中规中矩,毫无差错。

    随着礼毕、平身、归位的一步步进行,朱道临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他忽然觉得没必要出席今早的朝会,猜想皇帝之所以让自己上朝,无非是想告诉文武大臣有个新崛起的武将存在,让朱道临亮亮相表示一下存在感而已。

    他悄悄望了一眼高高皇座上的崇祯皇帝,想了想干脆眼观鼻鼻观心,默认肃立,打算竖起耳朵听个有趣看个新鲜就算完事儿,散朝立刻回去,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抓紧时间可不行了。

    第一个站出来奏报的是户部尚书毕自严,述说各地盐税拖欠严重,导致国库无以为继,无力支付山西平叛军费,奏请皇帝责成江淮盐运使,将45万两银子的欠税直接解送开封,以便剿匪各军能够及时购买军粮发放军饷。

    御史余应桂立即站出来反对,认为此举不合法度,会使国家税收发生混乱。

    御史张宸极接着站出来支持户部尚书毕自严,理由是特事特办,不能误了平叛大业。

    右中允兼编修黄道周及时出列,痛斥张宸极危言耸听,强烈要求皇帝一切按照法度来办理。

    于是双方引经据典,相互驳斥,声音越来越大,而首辅周延儒、次辅温体仁等五大阁臣则是沉默不语,冷眼旁观,两人身后的心腹官员也巍然不动,任由毕自严和黄道周口水横飞地吵个不停。

    朱道临终于开眼界了,开始思考大明朝的政体存在的利弊。很快发现数百年后天朝分出那么多衙门是有道理的。

    眼前的满堂大臣个个都苦读几十年孔孟经典的名流,吟诗作赋画画山水花鸟什么的都是个中高手,要说算数做帐搞预算,嘿嘿!全都是一群酒囊饭袋。更不要提什么排兵布阵等军国大事!

    或者干脆是权力**使然,以为自己是治国安邦的大才,所以什么事情都要管上一管,却什么事都一知半解管不好,最后免不了误国误民的下场。究其根源,恐怕还得从政治体制上找原因。

    十余分钟过去,争吵双方越来越激动,皇座上的皇帝不得不出言干涉,满脸通红的毕自严用力一甩大袖,大步回到位置上。

    满肚子恼火的黄道周强压怒火,仰起高傲的头颅,气定神闲地归位,于是如何催缴欠税、如何弥补平叛大军的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没人再提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