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吓人的一丁点儿-《一世吉祥》
第(2/3)页
有功之臣的子嗣恩荫赐爵,本是大夏定制,不足为奇。杨致虽然手持御赐金牌、有剑履上殿的特权,却只有一个一等侯的超品空头爵位。说到实授官职品阶,追个溯源仍是当日耿超帐下的一介五品参军。按大夏官制,初次擢拔入阁为相的大学士与六部尚书,都是三品官衔。知府一级的地方大员,通常是从四品或正四品。皇帝给他这个首任海关总督定了个正三品,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已经不低了。
……武威大将军耿进不战而灭吴越,有大功于社稷,着其圣旨所到之日即刻启程回京述职。钦此。
……钦封三等定边侯、禁军副将军耿超骁勇善战、屡建战功,赐其长子耿宾果恩荫云骑尉。耿超晋爵二等侯。晋封定边大将军衔,由平南大将军杨耀节制,统军六万驻守余杭。着其半月之内赴任。钦此。
既是明旨颁发天下,按制领旨之后,理应进宫谢恩。于是次日一早,杨致领着沈玉、赵妍抱着两个孩子。入宫觐见。
虽然同在长安,赵妍与皇帝已有数月不曾相见。一见到犹显精神健旺的皇帝,顿时百感交集。什么“逐出皇宫、贬为庶民”,早已扔到了九霄云外,不管不顾的哽咽着叫了一声“父皇”,便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原本满脸威严、一本正经的皇帝,一时间连心都化了,赶忙起身亲手扶住女儿,老泪长流的安慰道:“痴儿,痴儿!见到父皇应当高兴才是,怎地哭将起来了?不哭,不哭啊!……朕相信杨致是个好男人,也会是个好父亲。你能有今日,朕很感欣慰!”
父女俩抱头大哭一场,一旁的沈玉也陪着掉了不少眼泪。随后皇帝又呵呵哈哈的看了看两个孩子的样貌,便打发沈玉与赵妍带着孩子拜见梅妃去了。
授官外任,允其建衙署官,自然不是小事,绝不是打个招呼一拍屁股走人那么简单。
每逢乱世,安心从事农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必然受到巨大冲击。在这个征战不休的年代,称王称帝的各路诸侯出于对物资与财富的现实需求,“重农抑商”实际上已成了用来遮羞的幌子。皇帝头脑清醒兼之铁腕凌厉,大夏吏治尚算清明。与周边诸国比较而言,大夏可谓轻徭薄赋,对农民的盘剥并不甚重,对商贾就向来不怎么客气。而大夏治下各州府县的商税种类与多少,都是由地方官说了算。
换个角度来看,皇帝仅有一纸圣旨委任杨致为海关总督的做法,与前世只给政策、承包上缴的套路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游戏规则你去制定,人事权、管理权也统统归你……。不管你怎么折腾,反正我只要钱。
虽说皇帝彻底放权、不加掣肘也是迫于无奈,但杨致对皇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魄力还是由衷钦佩。这种各怀鬼胎、一拍即合的合作,堪称真正意义上的互利双赢。
私下相处时,皇帝与杨致谈话便要随便许多:“家里的事都忙完了?朕早些时候听说,你家老爷子想要随你回乡祭祖省亲?如今你有了大出息。又有了子嗣承继香火,衣锦还乡本也无可厚非。想回去便让他回去吧!”
老爷子杨炎将杨致这根独苗看得重逾性命,儿子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就其脾性而言。呆在长安远比窝在信阳小城更合他的胃口。上回托词想要回乡祭祖省亲,说白了是见到儿子每日与帝王将相周旋,吓得心里发虚想要开溜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