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二王-《一世吉祥》
第(3/3)页
“雨农,且不说其他,卫肃有子若此,便胜你我多矣!此前那小子年幼,怪老夫没有在意。这番回京,皇上怪不怪罪的也顾不上这许多了,定要好好见识见识!”
王雨农脸色凝重的道:“你老则老矣,别害了人家孩子。正因年幼,将来说不清还会有何变数。也真难为了这孩子了!可惜!可惜!”
陈文远昂首挺胸,扔下他径直大步前行:“你别忘了他几个结义哥哥都是什么人了?能有什么鸟变数?又有什么好可惜的?明日别人我不敢说,杨致那厮是一定会去灞桥迎接的!时候不早了,快走,快走!”
虽然皇帝一早就下了旨,但等王雨农与陈文远铺排出全套亲王銮仪带领一干官员赶到灞桥,两位皇子又人五人六穿街过市来到宫门之外时,已经过了午时到了未时初刻。按照大夏朝仪规制,迎接统兵将帅或是任事亲王回朝,乃是十分严肃、不得有半点马虎的大事,是以满朝文武无一退避,只陪着皇帝干等,十有**是饿得头晕眼花,但无一人敢有半句怨言,总算听到了几道宫门处值守侍卫与内侍亢声高唱通报。
出乎意料的是,皇帝并未宣两位皇子同时觐见,而是先召康王赵敢上殿,而且仅有寥寥数语,简单得有点离谱。
在赵敢行了三跪九叩的面君大礼后,皇帝微一颔首,如话家常一般温言道:“敢儿,一路劳顿辛苦了。朕近来心多事忙一时无暇,你且回府好生与家人团聚,安心待朕旨意吧!”
接见赵当时的话语别无两样,只多问了一句:“当儿,你可知朕为何先召敢儿觐见么?”
赵当叩拜奏道:“儿臣以为,儿臣与三弟乃是手足兄弟,孰先孰后无需计较。父皇这么做自有道理,儿臣不敢妄自揣度。”
赵当不假思索的这么回话,可谓四平八稳无可挑剔。皇帝满意的点头道:“圣人都说长幼有序,你年长为兄,难得你有这份轩阔气度。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你尽可放心,朕断不至于厚此薄彼。然而容朕说句诛心的话,说你心中没有想法,那绝计是骗人的。你且猜上一猜,朕为何先你召见敢儿?”
赵当再度叩首答道:“儿臣愚钝,请父皇明示。”
“很简单。”皇帝阴笑道:“因为幽州到长安比随州要近嘛!你说呢?——退朝!”(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