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许昌政变(上)-《大魏能臣》
第(2/3)页
“诸位同僚,曹贼巡视黄河沿岸,许昌城中兵力空虚,咱们拨乱反正、匡扶汉室的机会来了!”董承手握宝剑,一脸杀伐之色,他既是聚会的召集者,也是动政变的主谋之一!
“愿与大人同心协力,共诛****,报效朝廷!”
在座之人,有的是汉室死忠,有的是士族代表,有的是落魄官僚,还有一些跟地方诸侯牵扯不清,不过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恨曹操入骨!
长久以来,在曹操的铁血手腕统治之下,众人活的是战战兢兢,生怕得罪了这位丞相大人,自己全家老小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极度的恐惧,引了极度的仇恨,谁不想拿下头顶的悬剑呢?
另外吗,曹操推行‘唯才是举’政策,不论出身,只看能力,大量提拔寒门子弟为官,极大的损害了士族门阀的利益,只是他们畏惧曹操的权威,敢怒不敢言罢了!
不在沉默中爆,就在沉默中灭亡,以前有曹操坐镇许昌,大家心中畏惧,只能夹起尾巴做人,如今天赐良机,老虎竟然出巡了,拿就该轮到猴子们显示身手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各方反曹势力迅聚集一起,准备动一场宫廷政变,除掉曹操,恢复他们失去的天堂!
不过吗,政变不是过家家,要想获得成功,三大条件必不可少:兵马、圣旨、外援!
兵马,其实最好解决,别看在坐的不是文官,就是虚职武将,手中没有一兵一卒,可是架不住他们潜力大呀,家里有的是人手!
士族出身的官员,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家族,族人少则数十,多则上百,再加上附属他们的护卫、门客、奴仆、佃户……加在一起,不下上千人,可以说,一个士族集团,就是一个微型国家呀!
两汉时期,百姓们比较尚武,七八岁的小孩子也能耍几个剑花,成年人就更没问题,只要装备上甲胄、兵刃,立刻就是一名合格战士,再把这些人聚集起来,竖起一面旗帜,那就是一支军队了!
在坐的有十几位大臣,无一例外都是士族出身,他们手中的力量加在一起,聚集起几千人马不费吹灰之力,用来征战可能不够,用来动一场宫廷政变,却是绰绰有余了!
圣旨,正所谓‘扯虎皮,做大旗’,要想动政变,没有皇帝的旨意绝对不行,就算没有真的,假的也得弄一份,当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曹操就是矫诏起事,说是真的,就是真的,假的也是真的--这就叫政治艺术!
伏完、董承等人比较幸运,他们不用弄什么假诏书,因为这场政变的幕后黑手,就是一心想要夺回权力的小皇帝,至于圣旨吗,早就准备好了!
说话间,董承解下腰带,又拔出佩剑,割断上面的丝线,很快,一份带血诏书就出现在众人眼前:
“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为重,近日曹贼弄权,欺压君父,结连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不由朕主…………
卿等纠合忠义之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祖宗幸甚,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负朕意!”--建安四年-春三月诏!
诏书写的慷慨激昂,字迹却很清秀,估计出自某位妃子之手,这也是小皇帝的最后一道防线了,事成,收回大权,君临天下……,事不成,推卸责任,明哲保身,经历过一系列政治斗争之后,刘协也成熟起来了!
“陛下呀……臣等誓死效力,不负圣恩!”
“呜呜……臣生是大汉的人,死是大汉的死人……”
“吾与曹贼势不两立,不是他活,就是我死……呸!呸……不对……”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