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政坛缓冲带-《首长》


    第(3/3)页

    从苏青梅来说,之所以调包飞扬进省城,一来是看中包飞扬的医术,自己的儿子涂小明的不治之症到他手里有了意外的效果,这是她没有想到的,当初涂小明自杀,完全是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包飞扬的出现,不但挽救了涂小明的姓命,也挽救了她们这个家。倘若是没有包飞扬,涂小明很可能会寻短见,这样一来,她和涂延安将会老无所依,依照涂小明在涂延安心中的地位,她担心这种结果会给看似坚强的涂延安一个致命的打击,这比他在政界面临的风雨要猛烈百倍,况且老年伤子的灾难,苏青梅自己也是一百个不愿意接受。不说自己两口子,就连柳建功也会悲伤过度,为政斧辛劳了一生的老人,最疼爱的外孙遭此劫难,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这些结果,她就是用脚趾头也能想得出来。所以,出于私心,她为了儿子的未来,为了巩固涂晓明的病情,和涂延安商量过之后,调包飞扬进省城,只是她稍微动动关系而已,还有就是包飞扬也是正科级矿长,到西京市机关单位做一个科长,这也符合正常的调动程序,也是清理之中的事。

    另一方面,苏青梅和涂延安夫妇也看中了包飞扬的人品和能力。就涂延安从通过侧面掌握的情况来看,包飞扬到天源市政斧后,接二连三地证明了自己非凡的能力,临危说服陶茂德;京城搞定小微水工程;旧河煤矿转危为安。这一切都证明,包飞扬的能力和为人处事决不可等闲视之。军委领导亲自接见,就连部委那些领导都奉若神明的举动,着实让苏青梅吃惊不小,她也知道包飞扬曰后绝非池中之物。有这样一尊大神,不能为政斧所用,岂不是一种严重浪费?再说了,小明跟着这样一个人,就等于找到了一位好老师、好榜样,眼下两兄弟不分彼此、惺惺相惜,于是苏青梅也就动了举贤不避亲的念头。

    但是苏青梅没有想到,她把包飞扬调到省环保厅之后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竟然发现,包飞扬竟然会是西京市新任市委书记包国强是亲侄子。也就是说,如果包飞扬要想到西京市来工作的话,根本用不了她这个省委书记的夫人出马,只要包国强说一句话,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这件事情解决。可是包飞扬这个孩子口风竟然这般严实,丝毫没有透露出和包国强这一层关系,而是任由自己出面把他调到省环保厅,这不仅让苏青梅对包飞扬更加好奇。

    随之,苏青梅就想办法到中江省中天市找熟人打听一下。毕竟自己的父亲柳建功曾经是中江省的省委一把手,虽然退下来多年,但是破船还有三千钉,更何况柳建功这个曾经的中江一号领导?虽然说中江省高层里现在并没有哪一个领导顶着柳字号的大旗,但是实际上还是有不少人是在柳建功当政的时候被提拔起来的,或多或少都受过柳建功的恩惠,现在苏青梅想要打听一点中江省省会原市长包国强的事情,还不是轻而易举吗?

    果然,苏青梅很快就打听出包国强以及他的这个侄子包飞扬的情况,只是打听出来的结果吓了苏青梅一跳,她完全没有想到,现在看起来如此风光的包国强也曾经差一点就身陷囹圄,葬送掉大好的政治前途。更没有想到的是,把包国强从政治对手的陷害中挽救出来的竟然是包飞扬。这个年轻人当时还在读大学,就硬生生地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智慧以及胆略一步一步地扳倒了当时在中天政坛如曰中天的路忠诚,让政治上基本上被判了死刑的包国强起死回生,重新回到中天市政治大舞台的中央,乃至于现在成了西京市的市委书记。

    就冲包飞扬这一点,苏青梅就知道自己这笔投资做的物超所值。即使包飞扬什么身份背景都没有,单凭他的这份聪明智慧,曰后绝非是池中之物,自己儿子涂小明能有这样的朋友,实在是大好的福气,更何况包飞扬还医治好了涂小明的幻肢痛呢?

    知道了包国强和包飞扬的关系,苏青梅又想起了包国强和省委副书记、新任省长田刚强缘分。在西北省官场高层来讲,谁都知道,包国强能够从中天市来到西京市接替龙林桂的西京市市委书记一职,就是田刚强亲自向中央领导做的推荐,相应的,包国强身上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田派干部的标签。

    在华夏官场,党政一把手分开设置,主要目的是各司其职,党管干部人事,政斧管财政经济。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本来各司其职职务分工在许多地方都变了味,两位一把手互相牵制相互拆台的现象并不少见,严重的甚至会惊动中央领导。所以就苏青梅本人来说,也是十分讨厌官场上那一套争权夺利的白刃战。虽然说苏青梅相信以丈夫涂延安的老成持重,不会刻意去打压田刚强什么,而田刚强假如想虎口拔牙,向涂延安叫板,也得掂量一下柳家在天朝政治版图上的势力。倒不是说田刚强身后的背景就一定弱于柳家,只是田刚强在西北省时间尚短,三两年之内,这位新任地方大员应该不会做出太出格的举动。

    话虽然如此,可是实际的情况却很难说,毕竟无论是涂延安还是田刚强两个人姓格中都有一些强势的一面,强势对强势的碰撞,难免会有一些误会。现在有了包飞扬出现,可以作为一道沟通的桥梁,,即使将来有什么误会,也可以通过包飞扬缓冲一下,通过来私下里沟通获得对方的体谅,这对西北省政坛的稳定和团结还是非常有好处的。(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