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抵达沙廉-《大明舰队》
第(2/3)页
“倘若我们自己的船不够用,我们可以去租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船。费用全部算在我的头上,不需要公司承担。我们不能让股东亏钱。”王新宇对潘六交代道。
其实以往出征作战的费用,也都是王新宇一个人在承担,他拿到的公司分红,走海贸赚来的钱全部都投入到军费中,自己几乎是一分钱都没有剩下。不过修建城堡、修筑炮台要塞等费用,还是南洋公司承担的,那些都归到建设费用中。
至于作战时雇佣南洋公司商船的运费,也是王新宇掏腰包支付给公司运费。其实这样可以减少很多辅兵的开销费用,对王新宇还说还是十分划算的事情。
潘六却说:“这次出征缅甸意义不一样,这是去赚钱的战争,出征的费用由公司出。这件事董事会已经开会决议过了,我那孙女也帮你投了一票。”
“这以战养战真是一个好办法!潘老爷子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实在是令人佩服。”王新宇翘起了大拇指。要知道用打仗赚钱,那是西方人的思维模式,英国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都是公司支付战争费用,却没想到潘六也学会了这样的思维模式。
潘六却说:“这还不是王军门教孙女的?要以战养战。”
王新宇这才想起来,自己和潘莹交谈的时候,曾经说过开放安南煤矿的事情。潘莹当时问,若是安南当地人不同意怎么办?王新宇的回答是“打”一个字,打到他们同意为止。结果聪明的潘莹就由此想到,对缅甸出兵,也能采取公司出资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给王新宇节省下军费开支,另外一方面公司也刚好赚钱。
中午,大军用过午饭之后,王新宇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水手们忙碌着解开缆绳,收起锚链,升起风帆。一艘艘大小船只缓缓离开码头,驶入马六甲海峡。
海面上百舸争流,帆影点点,不计其数的大船小船滑入马六甲海峡中央航线,风帆升满,从南太平洋吹来的海风穿过马六甲海峡,形成了穿堂风,把风帆吹得鼓鼓的,船队逐渐加速。一艘艘大小船只劈开海浪,以七节的航速向西北方向航行。
船队顺风顺水,以七节的航速直线航线,预计需要大约一百八十个小时左右的航行时间才能抵达伊洛瓦底江口。
航行了大约四天五夜,船队抵达土瓦海岸线。
王新宇的旗舰德雷克号进入港口,葡萄牙人早就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一名葡萄牙军官迎上来:“尊敬的明国官员,我叫圭亚罗,您要租的船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一共有五百二十艘小船。这次我将会和您一起去缅甸,到了伊洛瓦底江,那边的向导我们都已经找好了。我这里还有三百名雇佣兵,也跟您一起去。”
小船的船工,都是葡萄牙人从马来半岛上雇佣的亚齐苏丹王国的当地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