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钓鱼-《乌江战纪》


    第(2/3)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鱼钩在制作上进一步精巧。巫贞利用损坏了的青铜器物的宝贵材料,制作了几颗青铜钓钩,这是龙宝坑里第一次出现金属钓钩,算是巫贞最有成效的改进之一。

    钓竿,龙宝坑人有用竹材的,也有用荆条的,巫贞制作的钓竿选用质轻、挺直、富有弹性的竹材。但他仍没有将当时流行的比较短粗的钓竿改进为细长钓竿,更没有想到大约在唐朝时,会出现轮竿(车竿)。

    一定程度上说, 钓坠(沉子),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配件,巫贞除了对钓坠形状、位置、大小进行了改进,没有实质性突破。

    当地人钓鱼的钓饵有两类,一类是肉饵,一般为软体动物或昆虫,如蚯蚓、蛆虫等,或者小块羊肉、鸡肉、鱼虾肉、燕肉等;另一类是素饵,利用谷物、蔬菜、草的茎叶等经过加工后制成。巫贞对改进龙宝坑的钓饵,几乎没有贡献。

    用于观察鱼儿是否咬钩的钓浮,最晚在周代就已经普遍使用了。龙宝坑里人,多用羽毛或者茅草竿制作钓浮,巫贞没有现更好的材料,仅仅在钓浮上涂了更加醒目的颜色。

    在龙宝坑里, 要说编织鱼蒌,最有名的,是木莽子。他编织的鱼蒌,不一定最具实用性,一定是最具艺术性。木莽子的这一项手艺,连外国人都知道,楚国人巫城称巴国人木莽子为“水篾匠”。

    闲话少说,且看他们钓鱼的成绩。

    或许是巴国的鱼儿,也不太喜欢楚国人,巫贞、水融先时钓了三四条不大不小的鱼儿上来,再不来咬钩。

    常言道:钓鱼要等得。水香之妹水萍等一些年龄小的孩儿们坐不住,早就同妇女们一起去摘什么野菜去了。

    眼下,不是最好的钓鱼季节,看热闹的人,见效果不是想象的那么理想,多数人散了,去附近四处游耍,采集野生食物。

    水融、巫贞二人还在坚持试验,边说话边等鱼儿来报到。

    水融再次取钓饵出水,看了看,没有现被咬的情形,想了想,吐了一口口水在钓饵上(后人看到这一段史料,有猜测他是在施巫术,其实是突奇想,利用唾液的气味吸引鱼儿),又放下水里,道:“巫子,上几次出来钓鱼,你讲了三皇五帝的故事和楚、秦、韩等几个大国的故事,那么巴国人又有哪些事?”

    “我对巴国的事情,知道得较多的是巴与楚之间的事。

    “巴人,主要起源于大灵(巫)山,那里是巫术最胜的地方,我的先人也属于灵山。

    “后来,巴人向大巫山外面迁徒,形成不同的支系。

    “其中一支出云梦(注:大约今洞庭湖北岸),崇蛇,后被迁入沔水(注:汉水);

    “一支在鱼凫一带,以捕鱼为主;

    “一支后来进入蜀地,打败杜宇,建开明朝;

    “一支进入夷水,最早迁至武落钟离山,共有五氏,这支巴人,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叫做巴务相,称廪君,就是白虎神。”

    水融道:“明白了,后来,夷水白虎人到了丹涪水。”

    巫贞道:“是的,被楚国人赶过来的。楚人又称荆人,他们占了濮人的地盘后,逐渐强大起来,与巴人争地盘,巴人不敌,便向其他地方迁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