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嗯,老师我知道。”林阳点点头。 詹淑芝果然是教语文出身,张口又说:“你很喜欢看书吗?” 林阳赶着去吃饭,忙称是,希望快点结束这场谈话。 谁知道,詹淑芝却继续问了下去:“诗歌类的书读得多吗?” 只等林阳点头。 林阳却不给面子地摇头。 詹淑芝沉思一会儿说:“那么自然主义的——比如左拉的书呢?或者王小波老师的书,你喜欢吗?” 林阳怕再说不知道,詹淑芝要当他无知了,说:“还可以吧,读过一些,很喜欢他写的《黄金时代》。” 这句话倒是实话,林阳确实非常喜欢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或者应该说,每个文艺青年都会喜欢上这本书的。 毋庸置疑,林阳就是那种迂腐到掉渣的文艺青年一枚。 纵观近二三十年的文坛,咱们中国的作家有个很大的癖好,就看他们那代人。 余华,写了本《活着》,了不得,老农是怎么不声不响的顽强活下去的?话题大。 后来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他写的《丰.乳.*****更是了不得,一竿子支到“土地和承载土地的母亲”身上了。 至于路遥,他的《平凡的世界》,这都“世界”了,贾平凹《废都》,好像小了点,不过还是一写一代人,陈忠实《白鹿原》,老先生直接奔着棺材里垫后脑勺去的。 说白了就是,他们写的一个比一个大,是从大时代里往小了一个一个的看,太厚重,太沉重。 老实说,林阳不喜欢太沉重太现实主义的小说。 林阳喜欢王小波,是因为喜欢王小波的纯粹。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写奸夫*****革命时期的爱情》写奸夫*****我的阴阳两界》也写阳.痿的奸夫*****红拂夜奔》还是写古代的奸夫.****到了《白银时代》,终于是反乌托邦了,不过,林阳自己并不是很喜欢反乌托邦。 一言以蔽之,王小波,写各种的奸夫奸夫*****开玩笑,其实,他写的哪里是奸夫*******林阳觉得,王小波的作品,王小波的小说,无论结构,描写,叙事都是那个时代最前卫的,直到二十年后也不会过时。 他的思辨,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丰富的精神世界,才是支撑他作品生生不朽的真正原因。 他的小说,几乎就没有写的大的,都是写王二,各种各样的王二,别的作家写各种各样的群体,他就写王二。 陈忠实的主角,叫土地和土地上的人,贾平凹的主角,叫城市和城市里的落魄知识分子,王小波的主角,就叫王二。 这在中国的作家是很少有的,王小波在写“我”,他就是从“我”出去看大世界,而不是从大世界往下落在“我”身上。 所以王小波会形成热潮,这个热潮不是说他写了多少奸夫****而过去一说王小波就是道德败坏不正经,而是他把这个视角放到了作家自身来往外投射。这就很和那个时代年轻人的口味了。 这仅是从一个小侧面说一下王小波。 而且,王小波写东西不孤芳自赏,写“我”的人多了,写着写着就日天傲天了,王小波不,你看到最后,王小波还是写一类人,一代人,一个时代的故事,只不过这是从他自己出的,没有动不动就时代命运土地的往下砸,这就是一个王二的故事,从王二身上看人看物。 听到林阳坦诚自己喜欢王小波,詹淑芝仿佛看见了阴天里的阳光,眼睛登时一亮,声音也高亢许多:“怪不得,原来你是受王小波的影响?不过,我看你也做不到‘现问题而不表意见’嘛。现代派文学看吗?” 林阳听得一窍不通,能做的只有一路点头。 以为詹淑芝后面又是许多自己没听说的名字,耳朵都快要出汗。 不想詹淑芝打开话匣子,已经打通中西文化,在外国逛一圈后又回到了中国:“我现你有诗人天马行空的性格,我看你以前写的作文,就很有诗人的情怀,喜欢在文章里面夹杂一些主观上的偏执想法。” 林阳听了这么长时间,还是不知所云,谈话的中心依然在那遥远的地方,自己不便问,只好等詹老师做个解释。 詹淑芝终于摆脱历史的枷锁,说出了一个没有作古成为历史的事件:“我们学校的新芽文学社,要在同学们中间举行一次征稿活动,老师很看好你,希望你也踊跃参加。现在知道,这次我为什么叫你来了吧?” 林阳似懂非懂,依然在这个问题上摇头。 詹淑芝叹了口气,没好气地说:“你也许自己并不能察觉什么,但在老师眼里,你的思想上已经起了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对你的年纪而言,太早,我不知是什么促使你有了这种由量到质的变化,所以,今天我们两人来谈一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