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锋芒之争-《盛世凤遗昭华纪》


    第(3/3)页

    清初听令如得大赦一般,放下了衣物,匆忙退了出去。

    元郢的嘴角,这才牵起一抹诡异的笑意,放下了梳子,欣赏着他一手完成的佳作,“好了。”

    “你是故意的。”我十分确定。

    “这下,至少他不会再怀疑,我有龙阳之癖了。”

    我还是头一次知道,原来韶宫还有一位皇太后的。

    皇太后宴请后宫,办在了梓元殿。我随着元郢到的时候,殿中已几乎满座,元郢落座一旁,我跟着他,在皇贵妃咄咄逼人的注视之下走到一边,站在他身后。

    忽而殿中尽数起身,我偷偷看过去,老太监搀扶着一个发髻斑白,体态臃肿,步履阑珊的老太太走了进来,坐在高堂之上。

    我竟不自觉的膛目结舌,这就是皇太后了?!丝毫看不出一丁点的皇族贵气来,如同民家老妇一般,面色慈祥,却实在......

    与这满堂华色相比较,实在是太过于亲民了。

    她用拐杖杵了杵地面,寂静的殿内发出咚咚的声音,众人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竟发觉了仍然坐在那里目空一切的皇贵妃。

    皇贵妃对上了皇太后,这下倒是有好戏看了。

    “你!”皇太后竟举着拐杖,直直指向了皇贵妃。

    这下殿内更是安静极了,众人皆屏住了呼吸观望。

    “呦,原来是太后娘娘,恕臣妾眼拙,竟未认出这坐上了高座的人是堂堂皇太后,还以为是哪里来的乡野村妇呢。”皇贵妃嗔笑着,虚伪的陪着礼。

    在场众人听她这番话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无妨,皇贵妃眼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这北韶何人不知啊!若不是因为眼拙,这中宫空立,你怎会挤破了头都进不去啊。”皇太后并不吃她这一套,一番话说得行云流水一般利落,摆了摆手示意众人,“都坐吧。”

    我紧绷了下嘴,唯恐一个大意笑了出来。

    众人行过礼后,纷纷坐下,只见皇贵妃面上毫无异样,挑起的眼神却泄露了她强压下去的怒火,又不能当众造次,翻动了下她妖娆艳丽的大眼睛。

    “政儿,你父皇重病在床的这些日子,听他们说,一直是你在床前守着的,辛苦了。”皇太后一改刚刚的语气,对着元郢赞许的点了点头。

    元郢起身,俯身欠了一礼。

    皇太后摆了下手,让他坐下,又对众人说道,“今儿个把你们都找来,不为别的,如今帝君他重病昏迷,你们别以为私底下玩的那些小把戏没人知道,帝君可还没死呢,哀家也还没死呢。”

    死......开始觉得这个皇太后有些对我的胃口了,如此不拘一格的说话方式,倒难免让人承受不住。

    “太后所言,虽然略有不妥之处,也着实在理。”满堂陷入一片沉寂,皇贵妃率先起身示好,“太后定要保重身体,才好为日后做打算。”

    “这恐怕不是皇贵妃的真心话吧。”皇太后眼不容沙,却直直挑明。

    皇贵妃尴尬的笑了一声,“太后说的这是什么话啊,身为儿媳,本宫自然希望太后长命百岁,颐养天年。”

    “可这韶宫之中,有哀家一日,你就一日难遂心愿登上后位,你真的希望哀家长命百岁?得了吧。”皇太后着实与众不同,不屑于表面奉承,“哀家这条老命,也活得够久的了,可是哀家活这一天,就容不得你们放肆,前廷是男人的天下,本就不是后宫女人该插手的事,尔等应恪守为人妻为人子女之道,这天下,该是谁的,便是谁的。”

    我不由得崇拜起这位皇太后来了,不拘一格,不落俗套,固守传统,却独有张弛,也难怪她会成为独掌大权的皇贵妃的眼中钉。

    正暗爽着,突然觉察到有人在看我。我抬起头,看向皇贵妃,不对,不是她。我故作平常的在殿中扫过一周,竟意外发觉到,盯着我的人,竟是宇文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