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浮华锁佳音-《盛世凤遗昭华纪》
第(2/3)页
“女儿给母亲大人请安,丽城告捷,阿音不辱父王威名平安归来。”
我走进佛堂,余音袅袅,檀香味入鼻顿觉莫名心疼,佛像之下,宁王妃跪在蒲团上,闭着眼睛,她手执念珠,念念有词,像是入定一般没有听见我的声音。
这半年来她每日如此,我早晚请安她都跪坐在佛前不理身边一切事,都是这么闭着眼睛念着经文,我每日向她请安,逢出征前必来报备,征战回朝至家中也会先向她请安。
可是她一心向佛,对于任何人都是这一副模样。
“她知道了,你也无须往心里去。”说话的是姨娘,宁王的侧妃李氏。当年宁王起兵逼宫失败被俘后,宁王府逐渐开始没落,府里原来的很多人都在这后来的日子里逐渐走的差不多了,宁王至今被关在天牢里由敖战看管,任何人都不能见他,宁王嫡子,也就是宁王妃唯一的儿子伏赫战死在了那场宫变之中,伏赫的独女阿凝又失踪了,本该成为当家主母的宁王妃遁入空门从此不问世事。
这些年来,是李姨娘一手操持府中大小事,没让宁王府彻底垮了。她俯身半蹲在宁王妃身边,丝毫不顾宁王妃的冷漠,“姐姐,床已经给你铺好了,早些休息吧,今年的干贝已经送到府里了,看着不错,明天我给你炖一锅汤,润润肺。”
说罢,她起身,顺手把我从地上拉了起来,推出了佛堂的门,就手关上门后她对我说。“你这一走就是两个月,来,跟姨娘去说说话。”
我没点头,却也未拒绝她,只是就这样跟着她去了她院子里,坐在石凳上。
李姨娘从袖口里掏出一包东西,外面包着锦帕,她放在石桌上小心翼翼的展开,映着灯火不难看出像是一个香包类的物件,她将那香包提起送至我面前,“年初时我随姐姐去山上拜拜,正好遇到澄明寺的高僧,我给你们几个都算了算八字,高僧说你跟月娇、千娇今年都命犯太岁,要至亲的人给缝一红香包辟邪。”
我抿了抿嘴,胸口热热的,很暖。
李姨娘笑了笑,她牵过我的手,将香包放在我手里,又将它握紧在我的手心里,很是谨慎,“音儿,我知道你不信这个,可你这时常出征打仗,人在外我不放心的很,你带着它就当让姨娘放心了。”
长方形的半大香包攥在手心里,它的针线纹路清晰的感受在心里,很精细的绣工,我猜这每一针每一线李姨娘都用了很多心思在里面,点了点头,“谢谢姨娘,我会随身带着的。”
她很高兴,看得出松了一口气一样,看见我笑了,她也满足了。
我很感谢她并未排斥我的突然出现,多年前的事情发生后,亲耳听到病床上的皇伯伯告诉我,我是他的女儿。我守在他病床前一个晚上,走出他寝宫没多远就听到身后有太监报,陛下驾崩。
那时候开始,我真的不知道,我还能去哪儿了。
其实在我心里一直有一件事放不下,从我生来就认定的,宁王是我父王,宁王妃是我母亲,而当初父王宫变失败,大哥惨死宫中,在父王的挑唆下我深信皇伯伯是有意要至我们于死地,因为我们拥有的势利越来越强大,威胁到了他的江山。而在那两年之后,我虽然率宁王残党再次攻进宫中,一举大获全胜,却因意外的身世而崩溃,我那时并未证实过他临驾崩前所说的。
而唯一能证实这件事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我的生母。如果宁王不是我的父王而是王叔,宁王妃自然不是我的娘亲,皇伯伯变成父皇,那么我的娘亲是谁?十五岁时宁王作乱,我在山里找到那个人,修行两年。十七岁我率兵夺宫,后来一年征战为保东伏失败我被囚北韶离宫两年,之后我在韶宫自尽,醒过来时,又莫名其妙的过了两年。
之前所有的记忆我都有,可是从韶宫自尽后,到我重回东伏之前,自伏昂口中所说的,是宫昱救了我,我昏迷两年才醒过来。我不可能一点印象都没有,记忆里很大的一片空白连不上前后,不像是就那么昏迷着,却好像被人生生给抹去了一样,而在这之中会不会有关于我真正身世的秘密,尚不可知。
如果想求证真相,那么两个方法,一是找到我的生母,二就是找出我那两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啊,好疼啊......”路边的小女孩跑得太快突然摔倒,撕心裂肺的一声痛哭打断了我的思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