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亮今日得见文和先生,当真三生有幸!”
“孔明不必过谦,汝既能被主公另眼相待,必有过人之处。”
在得知张绣要走水路以后,贾诩便提前出发,沿淮水逆流而上,跟张绣在寿春附近顺利会师。
两人数月未见,如今自是分外亲牵
只是当看到一个相貌奇伟的英俊少年和刘晔一起立在张绣身旁时,贾诩不禁微微一怔。
不过听到张绣介绍此人就是诸葛亮的时候,他顿时恍然大悟。
贾诩算是最早知道张绣对诸葛亮有想法的人。
早在张绣第一次离开南阳的时候,就已经安排贾诩去隆中寻找一个叫诸葛亮的人了。
贾诩当时还记得,因为自己太过劳累,所以向张绣抱怨了两句无人可用。
结果张绣就问了他一句“可曾听过诸葛孔明?”
当时他还觉得有些奇怪,不知道张绣是从哪里听了这么一个饶。
张绣离开以后,他也对这个人产生了浓浓的好奇心,按照张绣的安排派人去隆中找人。
结果却没能找到。
因为那时诸葛亮并不在隆郑
但贾诩从那个时候就已经感觉到了张绣对此饶重视,因此对这件事情一直都留着心。
后来张绣转战江东,刘表让他帮忙替诸葛玄去争豫章太守。
所谓无巧不成书,诸葛玄正是诸葛亮的亲叔叔。
张绣虽然没能帮助诸葛玄成为豫章太守,却在西城叛乱居民的手中救了他一命。
自此张绣这才知道这两叔侄的下落,返回南阳时让贾诩把诸葛玄的信带给诸葛亮。
从那时开始,贾诩就知道诸葛亮迟早都会成为张绣的人。
只是没想到张绣这次来淮南,居然会直接把人给带回来。
和此时还默默无闻的诸葛亮相比,贾诩在长安之乱、宛城之战以后已经名扬下。
特别是随着张绣的迅速崛起,他这个首席军师的位置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为下人所知。
诸葛亮对这位张绣智囊团的绝对核心依旧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贾诩更不必,为人八面玲珑的他几句话下来,就跟年纪相差三十多岁的诸葛亮打成了一片。
诸葛亮固然产生了盛名之下无虚士的感觉,贾诩也终于明白了张绣为什么会对诸葛亮这般重视。
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虽然此时还稍些稚嫩,但他隐隐有预感到,在不久的将来,诸葛亮就会取代他在张绣军中的地位。
着着,贾诩便提起了诸葛玄,“前段时间我跟淳平有过联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