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然而,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则一脸懵然。 他一说完,高铭就点了点头,“看得出来,确实读过,而且还读懂了,而且,你之前说读过王国维先生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确实不是假话。” 兜了一圈,终于讲到正题了。 却不是每一个人都懂高铭在说什么。 就比如一旁的秦尔雅,一脸蒙圈,宛如听天书(实际上甲骨卜辞也被称为天书),忍不住问旁边的邹恒老师,“刚才的甲骨文,跟王国维先生这篇文章有什么关系呀?” 旁边的邹恒先生笑着解释道,“刚才苏亦同学自我介绍的时候,说自己读过顾颉刚先生的《古史辨》,还有王国维先生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等文章,所以高铭老师就拿出来王国维先生的这些文章里面考究的甲骨文原文拓片来考究苏亦同学,一则可以测试一下苏亦同学的甲骨文功底,二则测试一下他是否读得懂王国维先生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等文章。” 秦尔雅恍然,感慨道,“我一直以为高铭老师是好人,没想到还挺坏的。” 噗嗤! 听到这话的老师都忍不住笑了。 高教授忍不住脸黑,只好当着听不见,继续说,“在你这个年纪尤为难得,我们像你那么大的时候,还没机会接触甲骨文呢,这一点,比我们起步高了,确实是少年天才了。” 却不曾苏先生则笑起来,“咱们北大,最不缺天才了,远的不说,近的,咱们俞韦朝老师也是16岁考入北大的。” 被q到,俞伟朝老师也不能沉默,“相比较苏亦同学,我远远不如,我16岁才读的大学,苏亦同学都读研究生了,不是一个等级,起步确实比苏亦同学慢多了,我们当年上大学之后,才接触到张政烺先生讲授甲骨文课程,所以苏亦同学能够有这样的基础,是不容易的。” 俞韦朝老师口中的张政烺也是国内著名的古文字专家,北大考古专业成立的前两年就是聘请张政烺先生来讲授古文献课程的,52年以后才由唐兰先生讲授。 天才最了解天才。 如果说苏亦是少年天才的话,俞韦朝则是正儿八经的中年天才。 只是面对自家先生的夸奖,他必须谦虚,而谦虚的结果,就是必然会抬高苏亦。 站在台上的苏亦,亦是无奈。 他没想到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研究生面试会如此的随意,随意到导师之间都互相拉家常了。 不过研究生面试现场,好像也是如此。 当导师八卦起来,就算问考生情感生活,一点都不奇怪。 俞韦朝的话并不多,这终究是高铭的考核环节。 高铭对苏亦是好奇的,他接过俞韦朝的话,说,“好像各位老师对刚才的考题挺好奇的,就连吕老师都觉得我出题草率了,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