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税收问题-《挽明》


    第(2/3)页

    “一年的俸禄只有四十五两银子,你养这么多人?养得起么?”杨鹤皱眉道。

    张凤奇苦笑道:“当然养不起,所以只能想别的办法补贴。”

    杨鹤闻言默默点了点头,心道:难怪一提起明朝,都说明朝的官员贪污受贿,明朝官员的俸禄也确实太低了点。这点钱如果只养父母妻儿肯定是够了,可若是再养几个仆人,养一两个小妾,那就远远不够了。

    杨鹤不知道张凤奇有没有纳妾,但是仆人却没少养,杨鹤经常见到的就有四个人,单就养这四个人,恐怕张凤奇的俸禄都不够。

    端起茶杯,杨鹤慢慢饮了一口,然后默默思索起来。

    在张凤奇身边听用的,杨鹤经常见到的四个人,一个是书办幕僚,这个人相当于秘书,帮张凤奇书写一些文书,拟定公文什么的,作为知县,事务繁忙,配个书办是很正常的。

    马夫一人,这人相当于司机,张凤奇到城外处置公务总不能走着去,因此这个人是必须要有的。

    听差二人,相当于办事员,负责一应杂务,比如说找人,送信,传达个命令什么的。

    这时也没个手机电话,想找人必须亲自去找,像刚才找胡县丞,找范柳,张凤奇总不能自己亲自去找,只能派人前去。

    应该说,张凤奇作为知县,身边有两个听差也不算多。

    这四个人,涉及到公务的至少有三个人,可是薪饷却需要张凤奇个人负担,如果张凤奇不贪污受贿,那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猛然杨鹤想起明朝有一位著名的清官:海瑞。

    有一次海瑞的母亲过生日,他上街买了几斤肉,以至于满城轰动:海瑞买肉了。

    杨鹤不知道海瑞的官职是什么,也不知道海瑞的俸禄是多少,就算海瑞跟张凤奇是同一品级,一年的俸禄也是四十五两银子,那海瑞如果只是赡养老母,供养妻儿的话,断不至于连肉都买不起。

    就是说海瑞的身边应该也有听用之人,需要承担下人的薪饷。

    不过想来海瑞身边听用之人应该没有张凤奇这么多,不然的话,凭他如此清廉,真的只能喝风了。

    如果连海瑞这样的人身边都要有听用之人,那就说明,这些人是必不可少的。

    既然是必不可少的,那就不应该由官员个人来负担这些人的薪饷,而应该由朝廷来负担这些人的薪饷。

    朝廷不负担,官员自然不愿甘守清贫。

    应该说,大多数的官员并不想做贪官,实在是俸禄太低。

    这些人苦读多年,做官可不是为了过苦日子的。

    于是便开始贪污受贿,乃至想出种种办法盘剥百姓。

    杨鹤不相信大明的统治者们看不出这个弊病,如果谁都看不出,那不是说大明连个有识之士都没有么?

    根据杨鹤了解的情况来看,事实应该是大明的统治者们知道这个弊病,但是他们解决不了,因为国家没钱,国家拿不出钱来支付这部分人的薪饷。

    但是大明偌大的国家,为什么穷到如此地步?

    难道说大明的经济真的不发达么?

    杨鹤记得后世有历史经济学家曾说,明末,中国已经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第(2/3)页